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7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大里振坤宮走春祈福 一覽四大古物風華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2-27 12:16:3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大里振坤宮走春祈福 一覽四大古物風華

台灣好新聞 2021/02/24 12:26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超過190年歷史的「振坤宮」,位於臺中市大里區, 建於清道光十年(1830年),宮廟奉祀湄洲天上聖母(媽祖), 是大里區重要地方信仰中心,也是大里區三大媽祖廟之一, 香火鼎盛。近年來宗教文物保存觀念日漸普及, 振坤宮也典藏多件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其中「軟身天上聖母」、「 樹瘤香爐」、「泥塑福德正神」及「婆姐」4件,105年經臺中市 文化資產審議會指定為一般古物,具有文化資產身分,民眾可以利用 228連假期間,到振坤宮參拜祈福, 也能同時欣賞臺中市的宗教古物之美。


依據振坤宮的宮廟沿革記載, 奉祀媽祖源自地方望族林志德先生之祖父輩執友,於清乾隆十五年( 1750年)從湄洲天后宮祖廟恭奉天上聖母神尊(軟身老二媽)來 臺,途經大里時顯靈要鎮駐日治時代的臺中廳藍興堡蕃仔寮社(現振 坤宮廟址)庇佑眾民。清道光十年(1830年)庄民篤信湄洲媽祖 ,遂共同建立一座矮屋低簷土角造的小祠奉祀,此為創廟之始。 日治時代林氏望族鑒及廟宇窄隘,不敷眾用,重建且命名為「 振坤宮」。民國84年(1995年)配合大里仁化路拓寬工程, 組織重建委員會,民國89年重建完成,成為今日振坤宮之廟景。


振坤宮建廟至今近二百年,廟內也典藏多件具歷史價值的文物, 其中有4件被指定為臺中市一般古物,包含軟身天上聖母、 樹瘤香爐,以及泥塑福德正神、婆姐神像,目前這4件古物皆供奉或 放置於宮廟之中。文化局指出,這4件古物中,「軟身天上聖母」 為清代時由中國來台墾荒的先人隨身帶來的神像,其「藤製」 材質實屬罕見,另附一雙手工針?的弓鞋,是清代難得的手工織物, 具有歷史意義及地方文化特色。「樹瘤香爐」從舊廟開始沿用至今, 樹瘤是渾然天成的自然物,故爐身未施銘刻,無干支落款, 雖難以查驗其正確年代,惟香爐形貌壯碩拙樸, 具備天然紀念物價值,具稀有性及地方特殊性。


文化局指出,「泥塑福德正神」以泥土雕塑而成, 是創廟就有的神像,與其他福德正神諸廟的神像不同, 神像泥質呈淺灰色,內含蚵殼細粒與麻絲纖維, 為古法膠泥塑土摻用之物,與近代材料不同,造型古樸, 線條簡單俐落,風格較似清末作品,具歷史時代意義。「婆姐」 神像從自清道光年間就奉祀於宮內,依其雕造確係清代, 屬註生娘娘信仰中的十二婆姐或三十六婆姐之一, 具有歷史性及藝術價值。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2 16:4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