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我們在學修佛法中,不管遇到任何障礙,不要去埋怨、責怪客觀環境和其他人,我們要反觀自己,想到障礙的出現是自己過去造下的業障,在佛陀的面前誠心懺悔。
修行碰到人和環境對自己不利時,應這樣去想,不是別人的錯,而是自己業力的錯;不是環境不好,而是自己的業力不好。需要甘心地去承受,然後想方設法改善它。
(3)報障,因為一個人有了煩惱,就會造下種種的罪業,造了罪業之後,就要受到報應。因為造下的罪業,就像種子一樣,種在你自己的生命裏邊,時候到了,就要受到報應。
那有的人說,我看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的人,有的人幹了許多的壞事,為什麼他還活地那樣好;有的人做了許多的好事,為什麼他處處都不得意呢?那你說這是為什麼呀?
不是不報,是時候沒到。你看農民春天把種子播到地裏,到了秋天才能收穫。所以,幹的壞事好事不是馬上就有結果的,要等待因緣。
業與果報
佛教的因果報應,它強調因緣。因,是事物發展的內在因素,緣就是事物發展的外在條件。舉個例子來說:如我們把稻種,放在倉庫裏,
種子能不能開花、抽穗、結果呢?那是不能的。這些種子,必須要有適合它生存的條件,它才有生命力。如果種子離開了陽光、土壤、水份、氣溫、肥料、
人工管理這些條件,它就不能開花、結果。因果報應也是一樣,你做了好事,或是壞事,沒有得到報應,是因為條件、因緣還沒成熟;條件成熟了,遲早是要報應的。
報應在佛教裏有幾種情況:有現報,現在就受報;有生報,來生才能報應,我們看不見;後報,可能要幾十生、幾百、幾千、甚至幾萬生才能受報;還有不定報,是說受報沒有一定的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