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四諦法門的建立,如醫生治病的四個程式。佛陀也是醫生,世間的醫生治的是身病,佛陀治的是心病。作為一個醫生,首先要瞭解病人的狀態,
弄清病人的病症,到底患得是哪種病?是頭痛,還是癌症什麼的,必須對病人的病情有一個正確的判斷;第二步要瞭解生病的原因,
找到病根;第三步要搞清,這種病是否能治?如能治好,能把此病治到什麼程度?如果這個人的病已到晚期,無藥可醫,你還拼命去治,
到頭來治一陣還是白治。你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醫,對方也花了很多錢治病,結果勞命又傷財,是不是?第四步要對症下藥,要看病人需要住院、
打針吃藥、輸液才能把病治好呢?還是要開刀切除病灶什麼的,他的病才能夠治好。不然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就成了治標不治本了嗎?
佛陀是治療我們人類身心痛苦最好的良醫。他把我們每個眾生,當作他的病人。當他找到眾生產生「疾病」的根源,就是苦、集二諦。
指出人生的痛苦及其形成的原因,他給眾生開了一個能夠醫治解決病根的良方,這就是滅、道二諦!滅道二諦指明人生解脫的途徑和歸宿。
四諦法門揭示了眾生的病狀(苦諦),病根(集諦),健康的狀況(滅諦),治病的方式(道諦)。從雜染因果到清淨因果;從生死流轉到解脫還滅。
四諦法門,首先是苦諦。苦諦是什麼呢?是說眾生的生命、生存中充滿著痛苦,人生就是一次痛苦的歷程。記得俄國作家列夫?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精闢地論述了所謂的幸福是相對的,痛苦和不幸是絕對的。
這就告訴我們人生的實質是苦,從這一意義出發,佛教依人的感受說有三苦:一、依苦受,說有苦苦,二、依樂受,說有壞苦;三、依捨受,說有行苦。
總之,任何感受結果都是苦的。廣大宇宙,茫茫人海,不外苦集、苦聚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