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0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修道入門-築基篇 (引仙法) 第一法
築基篇——引仙法(序言)
《黃帝內經》的《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邪?將天數然?” 歧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哀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生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衰,發墮齒稿。六八陽氣竭於上,面焦,發鬃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八八天癸渴,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則齒發餘。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簾曰:“有其年已者而有子者何也?” 歧伯曰:“此其天壽過渡,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過百歲,能有子乎?” 哎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根據上述人體生長衰老及生育能力的發生與消失等生理過程,道家修真者把人分為童體、漏體、破體、衰體及弱體等幾種。男性在16歲以前,女性在14歲以前為童體,童體修真則無須築基,可以直接修煉上乘大法。男性在16歲,女性在14歲時,男女天癸就都產生了,為漏體。漏體修真,就必須先還原補漏築基,方可修煉上乘大法。男女相合,生兒育女後,為破體。破體修真,須先固精血,補漏體,再還原築基,還為童體,方可修大法。男的到56歲,女的到42歲,則為衰體。男的到64歲.女的到49歲,則為弱體。衰體和弱體修真,須先花12倍的氣力,先盜天地之精華以補己的衰弱之體。蓄養精氣.增強活力。然後,補固精血,補漏體,再築基,還為童體。此後.方可修煉大法。 《道藏輯要》曰:“欲修《靈寶畢法》(即《三仙功》)、《女丹功》,必須先修‘引仙法’,”“引仙法”是修煉道家上乘修真大法的中乘補漏、還原和築基之功。“引仙法”是從無極修到九宮的修煉方法。
第一法:收心靜坐 修煉者邀兩三個知已結伴入靜室端正盤坐(自然盤、單盤、雙盤都可以)。兩手十指分開,掌心向下,輕輕地放在膝蓋上。嘴唇微閉,牙齒輕叩,舌抵上齶,閉目收心。調身調息,靜神虛無。含眼光,凝耳韻,緘舌氣,聽心息,以合四象。心無所想,神無所事,萬慮俱忘,其心靜坐。無視無思,無聽無慮,無將無迎,無內無外。清虛空默,忘物虛無,象裡無極。 解釋: 引仙第一法“收心靜坐”是根據“內經修真圖”的第一步來的,修煉者用人身三萬六千毛孔呼氣吸氣,通過收心收體,自成宇宙。在自身宇宙中尋求天地,並以此來感應身外之天地,出現太極。“收心靜坐”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坐住。照此深居靜室,冥心靜坐,積神生氣,積氣生精。積之日久,下田溫暖,飯食漸增,四肢輕快。
來源:道站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