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02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祥龍之舞:道教沿革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5-11 19:32:5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祥龍之舞:道教沿革
      
           道教像一條龍,在中國歷史舞台上不停舞動,有時揚眉吐氣,有時低首不語,但是,這條祥龍大多數時候總是帶給中國人平安與歡喜。讓我們來瞧一瞧這「祥龍之舞」。
      
         道教是中華民族的宗教,和中國文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中國人的民俗生活、思想習慣、政治運作、文學藝術、醫療保健、冶金化學、天文曆算、建築科技等等,無一不與道教相關,無一不受道教影響。而歷史上,道教一直扮演安定社會的角色,是中國五千年來社會發展的正向助力。
      
        早在黃帝時代,中國人已有封禪山川的習俗,並設祝史的官職,專司祭祀,這是道教最早的源頭。周代,老子擔任守藏史,博覽群籍,他繼承黃帝崇尚自然與天合德的觀念,撰寫〈道德經〉(即〈老子〉),以「道」來解說宇宙人生,是為道家。道家非常博大精深,中國各家思想幾乎都脫胎於它。此後,有了黃老之學,也有了黃老道及方仙道。
      
        早期中國人對天、地、星、辰、山、川、社、稷等等已有崇拜,但是對老子的崇拜則在秦漢時代開始。到了東漢,張道陵天師在四川鶴鳴山苦修道法,並且訂立科儀,敬天拜祖,教導民眾奉行仁德,利益他人,形成了一個有組織的教團,於是道教正式成立。
      
        張道陵傳教之初,稱天師道,傳播地區以四川為主。後來其子張衡到江西龍虎山傳道,長江以南道教才漸漸興盛。當時道教教人要誠信,犯錯要悔過,又設義倉、義米供外出的人免費享用,積極致力於公益事業,發揮博施濟眾的社會功能,也讓後世有了遵循。大約同時,出現了中國第一部道教經典:〈太平經〉,主張公義,也影響到太平道的產生。而張道陵將老子思想用〈老子想爾注〉一書加以發揚,奠定了道教的學理基礎。此外,魏伯陽〈周易參同契〉一書也告問世,成為道教早期最著名的修行指南。
      
        到了魏晉南北朝,道教更加流行。當時人們往往為逃避險惡的政治而學習老莊之道,解釋老莊的書很多。五胡亂華之際,道教對團結漢民族,安定社會貢獻很大。東晉時,葛洪撰〈抱朴子〉,魏華存習〈黃庭經〉,修道成就很高。而五斗米道的王羲之則是當時最有名的書法藝術大師。南北朝時,南朝的陶弘景和北朝的寇謙之都被尊為國師,收了許多朝廷大臣為弟子。此時,道教宮觀一間間蓋了起來,齋醮的舉辦比比皆是,道教化民成俗的成績非常可觀。在同時,陸修靜對經典的編篡和科儀的訂定,貢獻極大。
      
        唐代道教大盛,不但多數皇帝崇信道教,許多大臣如魏徵、李泌、李白等都當過道士。玄宗時還開設「玄學博士」,每年選拔優秀人才入道,考試科目以〈老子〉、〈莊子〉等為主。而唐代道教人才輩出,如潘師正、司馬承禎等人都受時人敬重,而張萬福和杜光庭則整理齋醮科儀,為後世訂下長規,令人敬佩。

        唐代有些貴族喜愛服食丹藥,反而較不重視內修,於是唐末五代興起了內丹之學,孕育出了許多一流的高士,大家所熟知的陳搏老祖、鍾離權和呂洞賓等都是,他們為後世開拓了一條轉凡成聖的大道。
      
        宗代道教也非常興盛。朝廷設有道教學院(稱道學),入學者要熟習許多經典。多數皇帝非常尊信道教,真宗和徽宗乃其中之最。在道教影響下,宋代國家對外重和平,對內為政寬厚,特別重視人道。同時北方的遼金出現了全真道、真大道和太乙宗三個教派。其中以王重陽所創的全真道影響最大。丘長春真人穿越沙漠、跋涉萬里,到北方參見成吉思汗,教他順應天理、止殺愛民,因而使中國避免了屠戮的慘禍,使後世謳歌不已。其時志節崇高的得道之士很多,但由於道教民族意識濃厚,到了元朝,遭受打壓,道藏被焚毀,宮觀被廢,道教因而衰徵。
      
        明清兩代道教更加衰落。朱元璋唯恐道教不利於其專制統治,所以表面尊崇道教,實則加以削弱。把道教和世俗隔絕,專司齋醮之事。明代英宗時雖有〈正統道藏〉的編印,但正知正見及修行有得的人愈來愈少,許多迷信愚昧的行為往往依附道教,掩蓋了道教的真實面目。但是明末清初全真道龍門派興起,王常月撰〈龍門心法〉,廣述戒律,其修行風格影響近代很大。但清代也因道教漢民族思想濃厚,而加以打壓。洪秀全太平天國的時代,道教、佛教與儒家悉遭摧殘。民國八年,五四運動主張西化,也誣蔑道教。民國卅八年(1949)年大陸在毛澤東統治下,徹底禁絕道教。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也以道教是中國的根,故刻意大肆查禁,道教宮廟也不許存在。所以百餘年來,不論在大陸或台灣,道教的處境都非常艱難,人才寥落,知識份子多不願接觸道教,寶貴的道藏多束之高閣,道教的衰落莫過於此。
      
        回顧過去,我們發現,道教是古聖先賢智慧的結晶,蘊含中國文化中最精華的部份。道教不只是影響大,貢獻大,內容更是精深博大,世界少見,它被長期冷落及誤解的局面應該結束。今日台灣教育水準普遍提高,經濟富庶,我們有責任重新加以認識,加以發揚。若道教能復興於吾輩之手,不只每個人受益,而且可以利濟社會,一個更有深度的台灣當可以預見。

(元太道堂)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1 18:4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