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43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本土化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6-3 06:52:3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土化

  本土化不是狹隘的地域觀念,更不是族群的對立,而是放眼國際,展望未來。現代社會由於交通發達,地區與地區之間往來密切,旅遊、參訪,甚至移民風氣普遍頻繁。到了一個新地方,想要融入當地生活環境,學習當地的語言、接受當地風俗習慣,就成為必要的條件。關於「本土化」有四點意見:

  第一、語言本土化:世界各國,乃至不同的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的語言,為了盡速融入該區的生活環境,語言是重要的溝通工具。比方到了美國,就使用美語;到了巴西,就講葡語等。又好比最早將佛教傳入中國的印度僧人迦葉摩騰、竺法蘭,進入中原,不但講中國話,也翻譯經典,才有《四十二章經》的流傳。因此,語言要本土化,才能獲得當地的認同。

  第二、風俗本土化:每一個地方的風俗民情不一樣,到了一個新環境,可以帶入自己國家的習俗,但更重要的是先接受當地的風土民情。倘若一味要求別人接受自己的文化風俗,只會顯得自己與環境格格不入。因此,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節慶活動或紀念日,應當隨喜參與,融入大眾中。西諺說:「身在羅馬,行羅馬人之行。」入境隨俗,尊重包容,才能同體共生。

  第三、習慣本土化:每個國家的禮節、習慣不一樣,舉凡生活、飲食、工作、招呼方式上,都有所差異。好比北方人性喜麵食,南方人則習慣米飯;西方國家以擁抱、親吻為招呼方式,東方國家則握手寒暄表達熱忱;西方人使用刀叉,東方人則用筷子;典型西方男士穿著西裝領帶,古時中國男子則為長袍馬褂。因此,習慣要依循當地本土化,才能與人相融和。

  第四、教育本土化:來到一個新的地方,不能不了解它的歷史文化;要能深入了解不同環境的文化背景,則必須尊重當地的教育。好比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融匯儒家的「仁愛」和道家的「清淨無為」思想,而發展出特有的中國佛教來。

  每一個人能認知「本土化」的真義,將眼光放遠,才能擴大自我的成長,促進族群的和諧,進而展現一個多元文化社會的豐富內涵。「本土化」有四點:

  第一、語言本土化。

  第二、風俗本土化。

  第三、習慣本土化。

  第四、教育本土化。

(星雲法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6 15:0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