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0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水地理] 歷史上人才輩出的三大風水寶地之一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6-5 01:36: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歷史上人才輩出的三大風水寶地之一

民眾網 2021/06/04 16:13
江西臨川“才子之鄉”傳遍九州


文/陳怡誠〈堪輿學者〉

說起臨川,“才子之鄉”的名聲,早已傳遍九州。是政治家王安石、戲曲家湯顯祖的故里。“山水詩鼻祖”謝靈運到了臨川之後,恣意山水之間。早在初唐時期,王勃在描繪滕王閣時就曾寫道,“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寫盡了臨川的秀美與靈性。

臨川地靈而人傑,或許是得益於這裡的物華天寶,人才不斷湧現。臨川人喜愛讀書,在科舉上有十分搶眼的表現。古代中國195次科舉考試中,高中進士的臨川學子就多達730多人。這在整個封建時期是十分罕見的。除了在科舉考試中的出色表現之外,臨川人在中國文化史上也湧現出許多大才子。首先需要說到的是臨川人的代表“臨川先生”,他就宋朝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

此外,還有另一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宋代詞壇代表晏殊、晏幾道父子,北宋地理學家樂史,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等,都在中國文化史上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即使到了今天,臨川依然是遠近聞名的“才子之鄉”。1982年以來,臨川一中為全國頂尖中學,先後有80多名未滿15歲少年才子,先後分別錄取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科技大學等高等學府破格錄取為少年大學生,佔全國三分之一;近代以來400多位博士,近10位兩院院士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

臨川素有“才子之鄉、文化之邦”的美譽,僅僅一個江西省的臨川縣,列入“中國名人辭典”的就多達134人,在現代,又湧現出政治家李井泉、文史學家遊國恩、小提琴家盛中國、物理學家饒毓泰等人物。

臨川所在的撫州,甚至於江西,到今天依然屬於經濟不發達地區,人口不過130多萬,為何能夠培養這麼多人才?


        得益於秀美自然風光

一直以來,中國風水文化都認為,臨川“山環水抱必有氣”,是難得的風水寶地,因此有助於當地人的成長。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臨川周邊有大量名山秀水,依大覺山、麻姑山等名山,傍贛江、崇江等名水,風景秀麗,刺激了文人騷客的創作靈感,也孕育了當地人的成長。或許這才是“風水”正在的意義所在。只不過,這些為國家建設培養了許多人才的地方,卻普遍面臨“人才危機”,人才外流嚴重造成當地人才短缺,早已不復當年興盛的模樣。



請讀者看一看臨川縣的風水地理是怎樣的?臨川縣位於江直直丘州西南,名為“上頓渡”,是眾水所匯之處,地理風水的氣場十分優越,南面的贛江、崇江、撫河如扇形十彎九曲流向監川,在臨川北匯合流人長江和鄱陽湖,成為地理風水難得的"聚水格"局。臨川西北有環形的山脈擋住西北風,形成“山水環抱必有氣”〈即氣聚〉,符合“山環水抱必有大發者”的風水定律。臨川的北方又有九嶺山、連雲山、幕阜山鑄成層層包圍,使北風不能人侵吹散氣場。


此外,臨川較遠的南方,有武夷山直行,成為來氣之口直入臨川,源源不絕地人而聚會,形成一個優越不散的大氣場,使臨川成為一塊風水寶地。〈文為學術探討,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6 23:0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