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3-13
- 最後登錄
- 2025-5-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42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791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歷史上人才輩出的三大風水寶地之三
民眾網 2021/06/06 14:13
“博士街”的湖北蘄州鎮是風水寶地嗎?
文/陳怡誠〈堪輿學者〉
湖北省的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域面積172.86平方千米,是明代醫聖李時珍的故鄉。李時珍的懸壺濟世和追求科學的精神激勵著後輩治病救人,醫藥濟世,壯我中華的志向,古蘄州曾普遍流傳“指草皆為藥,路人皆懂醫”的諺語,其藥市亦繁華異常,“千家萬戶懸菖艾,出城十星聞藥香”,更有“人往聖鄉朝醫聖,藥到蘄州方見奇”之說。在中醫藥發展規劃下,蘄州鎮定位“艾都艾城”。
蘄州鎮有一條狹長的街道叫東長安街(又稱為博士街),全長500米,住有100多戶人家。這條街20世紀,出了100多名博士,多半是在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取得的博士學位。其中很多是父子、父女、兄弟的雙博士。例如李寶珍一家,人稱為博士家。
李寶珍前世紀取得美國紐約某醫科大學的博士。他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均先後在美國取得了不同學科的博士學位,成為負責美國科研單位重要頭頭或教授。一個家庭出了五位博士,真是世上少見。
博士街出了博士的家庭,目前百分之百都遷出了蘄州鎮。有的去了西方發達國家充當大學教授或擔任科研要職,有的在國內各地工作。
外地人家能夠遷入博士街居住,也同樣能出人才。例如同濟醫科大學教授楊仕豪的舊居,前世紀60年代出了四個大學生,全家離開了蘄州博士街,將博士街的舊屋賣給外地人王貴才。王貴才搬進居住還來不及修繕和翻新,他的兩個兒子先後都考上重點大學。大家都認為蘄州鎮東長安街之所以人才輩出,就是因為風水地理特別好的緣故。
蘄州鎮位於長江中下游北岸大別山南麓,是個偏僻的小鎮。鎮中心位置為東經115°12′,北緯30°14′,大別山龍脈彼起此伏,像舞龍般一直舞到蘄州鎮,非常生動;彎彎曲曲、浩浩蕩蕩的長江水,象玉帶那樣輕飄流過蘄州,然後緩緩東流,呈現環抱形狀,又被巴水、湍水河兜裹,成為“水抱格”。它的西北方有桐柏山和大別山擋住西北風,形成“環山格”。
蘄州城三面環水,臨江靠湖,“左控匡廬,右接洞庭”,在歷史上是軍家必爭之地。而蘄州的自然風光,尤其迷人。東北的麒麟山如麒麟蹲伏,氣勢磅?;西南的鳳凰山山勢軒昂,如一隻鳳凰展翅欲飛,雄偉壯觀。
相傳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曾到鳳凰山遊歷,至今鳳凰山下還有一個名叫白甫衝的地方,就是為紀念他們而命名的。為此,清朝有個名叫程道中的蘄州文人還寫了一首詩:鳳凰台下路,一徑繞孤城。李杜曾至此,青山紀為名。
蘄州鎮的這塊“山環水抱”風水地理格局,被號稱為未受過大破壞的中國第一風水寶地。 〈文為學術探討,不代表本報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