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4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野柳岬 黃則修
野柳岬
作者:黃則修
尺寸:126.5 x 50.3 cm
媒材技術:銀鹽相紙
類別:攝影
藝術家
黃則修 (1930 - 2014)
1930年出生的黃則修,從12歲獲贈相機開始,即展開一生對影像的追尋。曾被快門三劍客之一的張才稱為「獨行俠」的黃則修,陸續在教育界擔任教職,在新聞界擔任記者採訪工作,並且開創彩色平版印刷與分色技術,無論在攝影及印刷領域的探索,都是開拓者的角色,而諸多貢獻也使其登錄於世界名人錄、美國名人錄等。 1950年代到1960年代後期,是黃則修頻繁參與攝影活動,且成果最為豐碩的歲月。1951年擔任「聯合國中國同志會」的攝影組召集人,此會是臺灣光復後的第一個攝影組織。爾後更共同發起了「臺北攝影學會」、舉辦「臺北攝影沙龍」,定期在「美而廉藝廊」舉辦攝影比賽、演講、展覽等。於1958年,黃則修兼任「攝影新聞」採訪主任,此份刊物是當時攝影界的新聞性刊物,他在該報第二版的「攝影走廊」開創攝影專欄,每日連載介紹各項攝影新知與觀念,對臺灣早期的攝影發展,具有相當深遠的貢獻與影響。 黃則修在攝影藝術創作的高峰,首推1961年的龍山寺影展,及1962年與吳東興聯展「被遺忘的樂園─野柳」。這兩次專題影展成為臺灣攝影史上「專題攝影」的濫觴,同時也呈現他在1950到1960年代初期,對紀實攝影獨到的詮釋方式。在攝影藝術創作的深度與廣度兼備的黃則修,自1961年起因擔任臺視電視周刊顧問,開始拍攝一系列知名藝人照片,諸如鄧麗君、張小燕、楊麗花、崔苔菁等,留下眾多早期娛樂文化的時代美感影像。
(台北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