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20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了解「修道」、「修身」與「修心」達至不老不死的「神仙境界」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7-7 01:01: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了解「修道」、「修身」與「修心」達至不老不死的「神仙境界」

道源于對生命意義的渴望,它是一種通過修正自己行為的方式,來達到提升精神或神識力量的目的。古代道家通過修道方式,期望實現超脫生死,斬斷痛苦不以物累,最終實現不老不死,長生不死與天地同在,返璞歸真的境界。而今日修行的人,期望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呢?


若要「超脫生死」,便要先了解「修道」、「修身」與「修心」:

修道的意思並不是客觀意義上的「修道」而是我無為而道自為之。是一種精神觀上的含義。

綜觀修道歷史,上千年前自然衍生,修道源於對生命意義的渴望,它是一種通過修正自己行為的方式,來達到提升精神或神識力量的目的。古代道家通過修道方式,期望實現超脫生死,斬斷痛苦不以物累,最終實現不老不死,長生不死與天地同在,返璞歸真的境界,但是在道家的各類典籍之中,我並沒有直觀意義上的說,修道是為了長生不死的,我摘抄了幾段!

/align]
'修道' 【中庸章句】 第一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易經繫辭傳】(上) 子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太上清靜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由此可見,古人修道的最終目的,是打破心靈的障礙,使得心靈變得無比強大,盡然達到無上境!


修身最早提出來的是在《禮記•大學》中:"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儒家在修身這方面絕對稱得上是鼻祖。

修身的目的是在於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怎麼成為這樣的人呢?在大學篇中做出了明確的提示。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物格而後知至的譯文為通過降低自己的慾望,減少自己的貪念,來讓自己頭腦清醒,是非曲直分明。正念分明後就要努力在待人處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誠二字,努力斷惡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修養就起來了,有智慧了。

修心,說道「修心」大家都會想到一個成語 修心養性。那麼什麼是修心養性呢?

修心:使心靈純潔;養性:使本性不受損害。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


心靈是整個修道人最重要的環節,如果說修道是水,修身是讓水變得純凈,那麼修心就是裝水的容器!

心靈的強大與否直接決定你這個人的成就,有些人遇事畏畏縮縮,戰戰兢兢,對於未知的危險充滿了恐懼,慌亂,對於財富充滿了貪婪,等等一系列的情緒都是你的心靈在作祟。而修道的最終目的就是心靈的修煉。你們可以試着去發現,幾乎所有的佛道典籍都在講如何讓心靈變得純凈、強大。


所以,不要一味的去追求虛妄的外物。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再看看世界,你會發現世界似乎不一樣了,也變得格外的清晰。當你有一天讓自己的心靈達到天地滅而心不動,萬物毀而心不變的時候,你就已經是「神仙」了。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21:0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