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13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閩越故地的原始宗教「閭山派」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7-7 01:03:1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閩越故地的原始宗教「閭山派」

閭山派又稱閭山道、閭山教等,最早源於閩越故地的原始宗教,不斷吸收與融合道教派系中凈明道、靈寶派諸派的宗教形式,逐漸形成一個以福建為中心向外發展的一個派系,是中國道教的重要流派,供奉閭山九郎為法主。


相傳發源於閩江之底的神秘世界閭山,凡人都看不見,唯獨修行到了一定能力的人才能看到。以福建為中心,廣泛流行於中國廣東、浙江、江西、江蘇、湖南、台灣以及東南亞等地。

閭山,傳說是在閩江之底,凡人看不見,唯獨精通閭山正法,道行高深的道士和有道緣的心善之人才能看到。

閭山派天威法壇《開壇科》曰:
閭山原在江中心,要開之前三年春;
三千年滿開一度,有人得見閩江清;
自古有緣相會遇,閭山開時救萬民;
天威法壇傳角韻,祗迎聖駕降來臨。


閭山派源於魏晉南北朝許遜信仰,而早期的許遜信仰實際上是江南巫系中之閩越巫法,供奉閭山九郎、臨水三夫人(即:陳靖姑、林九娘、李三娘)、張覓娘等諸神,並且吸收了靈寶派、茆山派等諸派的符咒科儀,是中國道教的重要流派。閭山派教法形態至今仍保留了許多閩越故地原始巫術的特徵。

閭山派和凈明忠孝道所信仰的神靈相同,兩個道派都尊奉許真君(許遜)為祖師,所唯一不一樣的是:忠孝道是以道德倫理為主,而閭山派,則是以符咒法術為主。

閭山派道士分為:紅頭法師和黑頭法師(也叫:烏頭法師)。紅頭法師主要奉臨水夫人等三位女神為祖師,以紅頭巾作為標記,稱作「三奶派」,又稱「紅頭法師」,紅頭法師主要以驅邪收妖,消災解厄,押煞納福等吉祥法事;而黑頭法師;則以超度亡靈等法事為主。主要供奉法主公,並以黑頭巾作為派系之標記,以喪禮法事、超渡驅邪等見長,人稱「法主公派」。另外閭山派還有一支系專職小法,供奉佛教臨濟宗高僧普庵法師,又稱「普庵派」。


閭山教道壇的法服情況。以「夫人教」為代表性的巫法師公,其法服最突出的特徵是頭系法巾 (紅布,可披於項背), 扎神額 (皮製或稱神額), 上身穿綠襖 (或便衣), 下身着長裙或短裙 (紫裙,紅色或蘭色), 跣足,或扎草鞋、布鞋,是一種女巫裝束。「普庵教」中的武教師公則身穿戲曲之馬甲和戰裙。

閭山派科儀廣泛,法器眾多,是其他道派不可比擬的。其科儀主要有「請神」、「發表」、「開營」、「申狀」、「發牒」、「跳海清」、「王姥行罡」、「午朝」、「鴻燈」、「打五猖」、「送船」、「送神」、「豎幡」、「斷後」、「送神」等;武科則有「翻九樓」、「上刀山」(爬刀梯)『「過油火」、「上幡竹」等;民家法事尚有追魂逐煞的「搜房」、推關度厄的「過關」、求子的「謝夫人」、成年禮的「謝奶姆」、求壽的「禳星拜斗」等;至於「拔殤」則有「發文書」、「統兵」、「破十殤門」、「破獄」、「上五台山」、「游九曲」、「打九州八卦壇」、「收營」等等,不一而足,其最主要特徵都體現古代巫法之風貌。

另外,常用法器有:龍角、鈴刀、令旗、金鈴、金鞭、寶劍、朝板、馬鞭、飛箭、雷令、戒尺、天蓬尺、手爐、水盂、拷鬼杖等。


閭山教的傳說和流布

臨水夫人陳靖姑是福州地區最有影響的民間神靈。傳說她是唐末(一說五代)女巫,出生於福州下渡,14歲赴閭山學法於許真君,後嫁古田人劉杞,24歲那年福州大旱,她乃脫胎祈雨,在閩江上做法。長坑鬼和蛇妖乘機暗算她,閭山真人忙派出王楊兩位太保救護,他們從半空中扔下兩雙草鞋,變成四隻水鴨,叼住草蓆免於沉淪。

陳靖姑祈得甘霖後去世,死後成神——惟祭祀時用雞不用鴨,以謝鴨恩。福州人稱她和金蘭姐妹林九娘、李三娘為「三奶夫人」(陳大奶、林九奶和李三奶)。以陳靖姑為核心信仰的閭山教派,又稱三奶派、夫人教。

閭山派是華南道教一個重要流派,以福建為中心,流行於福建、台灣、廣東、浙江、江西、江蘇、湖南等地。它源於江西的許真君信仰,核心卻是信奉陳靖姑的夫人教,擅長斬蛇除妖、施藥治病、抗旱祈雨和護婦保嬰等。

在民間傳說中,閭山就像武術中的少林寺,由法主許真君掌管,秘藏各種高強的法術。閩人遇到妖魔鬼怪,對付不了,最流行的辦法就是奔赴閭山,學會一身抓鬼降妖的本領。


閭山教的巫法特徵

福建閭山教中的巫法有其深遠的社會根源,閭山教中的「閭山法」載於宋代道士白玉蟾答弟子問之《海瓊白真人語錄》中,如該書雲:「元長問曰:巫法有之乎?其正邪莫之辯也。答曰:巫者之法始於娑坦王,傳於盤古王,再傳於阿修羅王,復傳於維陀始王、長沙王、頭陀王、閭山(山在閭州)九郎、蒙山七郎、橫山十郎、趙侯三郎、張趙二郎,此後不知其幾。昔者巫人之法有曰盤古法者,又有靈山法者,復有閭山法者,其實一巫法也。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18:2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