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01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點推薦] 「國外地區」中國甘肅[絲路] 天下第一雄關 — 嘉峪關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7-18 07:39: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5
本文最後由 awcc 於 2021-8-2 23:51 編輯


嘉峪關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明代長城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起點,
位於甘肅省戈壁灘上嘉峪關鎮西南隅,
座落在祁連山脈文殊山與合黎山脈黑山間的峽谷地帶嘉峪垣上,因而得名。

嘉峪關坐東向西,由內城、甕城、羅城、外城及壕塹等五部分組合,防線多道,佈局嚴密,形成重城并守的態勢。
關口在正西,牆體高厚,城頭樓閣重疊,四通八達,碉堡林立,壁壘森嚴,垛口密集,南、北兩端箭樓高聳,飛檐凌空。

嘉峪關佔盡天險,且建造堅固雄偉,樓閣高聳,氣勢磅礡,
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素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
與「天下第一關」— 山海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自古以來稱為「天下雄關」,「邊陲鎖鑰」,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隘,歷代王朝戍邊設防的重地,為兵家必爭之地。

1.↘
天下第一雄關



2.↘
嘉峪關外廓



3.↘
萬里長城—嘉峪關



4.↘
天下雄關—東外城門由黃土夯築。



5.↘



6.↘
文昌閣
又稱文昌殿,始建於明代;
在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嘉峪關游擊張懷輔、巡檢郭恒利,共同規劃重建。
佔地約百餘平方公尺,兩層雙檐歇山頂式。上層紅漆木柱,花格門窗,頂繪彩畫;
屋脊上有六條蟠龍瓦,三九個陶塑小獅子,精緻曲麗。



7.↘
文昌閣與關帝廟



8.↘
關帝廟
坐北向南,始建於明代,清時多次修繕。
廟內塑有關公、關平、周蒼等神像,壁上彩繪三國故事圖,均於「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
一九九八年始按照文物修復原則重建。
門口彩繪牌樓和頂蓋的綠色琉璃瓦,相互輝映,十分美觀。



9.↘
戲台位於關帝廟正面,坐南朝北,同樣始建於明代,清時重修。
台內兩側繪有彩畫,台外正面磚砌屏風上,
豎刻一幅楹聯:「離合悲歡演往事,愚賢忠佞認當場」,頗具深意。



10.↘
戲台內的彩畫



11.↘
東甕城門—朝宗門
甕城在東、西甕城門上各有小型別致的閣樓一座,樓前有紅漆明柱通廊。
東甕城門額刻「朝宗」二字,「春見曰朝,夏見曰宗」。
意指西域諸侯或地方官員,從西面來,去朝見皇帝或明宗室,有認祖歸宗的含義。
西甕城門楣刻「會極」二字,「會」是相會親善之意;「極」即極邊,指西極,也就是西域。
意為從西域來的諸侯、官宦、商旅,親善友好地在此相會。



12.↘
內城東門—光化門
內城是關城的主體和心臟部位,當時的軍事指揮機構游擊將軍府、巡檢衙門、嘉峪公館、兵營、倉庫、夷廠、輜重物資、軍需給養等,
皆在此略呈正方型的範圍內。
東門額上高題「光化」,取旭日東升,光華普照,隱寓皇恩浩蕩;西門額上高題「柔遠」,
意含對關外少數民族,實行懷柔政策,以安定邊陲。



13.↘



14.↘



15.↘



16.↘
登城眺望
嘉峪關矗立於西部荒漠中,不遠處是祁連山脈的雪峰,映襯之下顯得十分雄壯巍峨,
宏偉且蜿蜒曲折的萬里長城,猶似一條游龍橫臥在戈壁灘上。



17.↘



18.↘



19.↘
嘉峪關北倚如鋼似鐵的黑山。



20.↘
仔細觀看兩片牆壁的表面不同,有陰影那片城牆才是古城牆。



21.↘



22.↘



23.↘



24.↘



25.↘
此樓閣是一座高達十七公尺的三層三檐三滴水的樓閣,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周圍紅漆明柱迴廊,飛閣凌空,煞是壯觀。
第一層是磚木結構,東、西兩面開門,門內安裝帶扶手的木樓梯,沿梯可登二、三層樓;
二、三層樓均是純木結構,四周木格壁窗,樓頂為歇山式,脊上裝獸形瓦,綠色琉璃瓦蓋頂。



26.↘
內城東門—柔遠門
右邊的城門即為柔遠門,出柔遠門轉過這轉角,即可走出"嘉峪關"門。



27.↘
西外城門—"嘉峪關"門
正中大門額刻「嘉峪關」三個大字,走出這裡就是要出關,前往西域而行。



28.↘
明朝以後,將西部的國門收縮到嘉峪關,敦煌的僧俗人等悉數被遷往關內,莫高窟由此變為荒涼之區,掩沒無聞。
直到清朝中葉,隨著移民實邊政策的推行,敦煌又恢復了昔日漢民的農耕生活,莫高窟才又成為人們崇信佛教的處所。



29.↘



30.↘
南端連肅州西長城,直到最西端的一座烽火墩台 —「天下第一墩」。



漢唐以來的絲路,東起中國、穿越西域、古印度、阿拉伯、波斯,一直通向羅馬。
但到明代以後又開通了海上絲路,使得飄蕩在絲路上悠揚的駝鈴聲也漸漸消聲匿跡。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2 20:02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