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炁場」能量與修為
在宇宙中到處存在著「能量」,「能量」以多種的形式存在,其中有類能量是由「萬事萬物」所散發出來的,古人稱之為「精」。在道家的概念,「精」即是自身或環境的「炁場」,為構成萬事萬物的基本體。而在現代科學的觀點,一切溫度高於絕對零度(0oK,即−273.15℃))的物體都會產生熱輻射,其所激發出來的能量為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等,其中紅外線對人體的熱效應較為顯著,再者,熱輻射以電磁波的方式向外傳遞能量[註1]。然古人和道家所稱之「精」「炁場」,其所涵蓋的範圍,相比科學觀點的「熱輻射」更為廣泛,但現在科學卻也間接證實「精」「炁場」這類能量的存在。
在道家的論述,當人的「炁場」增強到相當程度時,便能夠將附近空間的萬物所散發出的「精」吸附到本身周圍,使自身的「炁場」變得更強;此時,整體環境的「炁場」便轉為以自身為重心,而外界的「精」和「場」便不斷地往人體滲入進而化為「內氣」。「內氣」越強,人體「炁場」就越強;人體「炁場」越強,所能吸取空間的「精」的能力也就跟著提升。如此周而復始,自身的「炁場」不斷地增強,以致能同化「周圍的炁場」;依此循環,內氣和外場不斷地彼此提升,自身的修為功夫就能不斷地增長,最終達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然而,單靠道家的精神內守或丹道,一般只能練就自身的大小周天境界;要能練就更高階段,與周圍環境的「炁場」互動,尚需具備道家所強調的「修心養性」、「行善積德」的養成。何以如此呢? 「修心養性」可以使自身平心靜氣,如此將更能感應接收到外部環境的炁場脈動;「行善積德」則在於破除「我執」,「我執」將導致其「心理場」的範圍縮小,造成採集宇宙之「精」的範圍也隨著縮小,甚至與周圍的氣場衝突,因此所能採集的宇宙能量即受限。
「精」、「炁場」,看不見卻存在,充滿在宇宙各處,更是在你我的身邊。這類看不見的能量時刻影響著人們,人們受其影響將它稱之為「正能量」、「負能量」;人們有著異於平常的遭遇或行為,有時即是受此看不見的能量所影響~~~
資料來源:
[註1]百科知識—熱輻射
來源:台灣道教總廟玄義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