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0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和樂的社會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7-22 01:08: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和樂的社會

    孔子闡揚禮儀之邦的理念,是為了建設和諧的國家社會;世界各國想要和平相處,必須彼此尊重包容,才能和樂愛敬。

    一個安和樂利的社會,必須具備什麼條件?除了經濟富裕,讓每個人都能工作無缺、生活無虞之外,更應該具有合於禮法、合乎道德的社會文化,如何建設真正和樂的社會?

    第一、要能彼此誠實無欺:古人有因誠實,受到君主重用的,不乏其人。如齊景公敬重晏子的誠實,便委以重任,聘為上卿;漢高祖信賴周勃的誠實穩重,而說:「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宋真宗也因為欣賞晏殊的誠實,而加以重用。誠實無欺,是立身處世的根本,謀求各種職業,必須誠實,才能得到信任。

    第二、要能彼此結緣感恩:對於恩惠不知感謝的人,是無法得到幫助的;時下一般人,只希望「別人為我」,卻不曉得「我為別人」。若能細想,平常的一粥一縷,來處不易;一石一木,一磚一瓦,也要經過多少人工的辛勤、血汗,才能成為可居住的房子,怎能不感恩惜福呢?自己行有餘力,也要廣結善緣,福德因緣才會愈來愈深厚。

    第三:要能彼此慈悲敬愛:一般人都認為聖人才值得敬愛,相反的,在聖人的眼中,每個人都值得尊敬。過去,基督教發揚博愛,墨子推崇兼愛,儒家闡揚仁義,歷代諸子百家、宗教家,莫不希望能發揮人類的慈悲,如《勝鬘經》言:「普為眾生作不請之友,大悲安慰,哀愍眾生。」人與人之間,彼此慈悲敬愛,社會就能和樂自在。

    第四:要能彼此謙虛尊重:一個人如果只知與人諍論,只有加深彼此的怨結。過去有相鄰的兩戶人家,其中一家人,每個人都理直氣壯,相互怨怪對方的過失,總是鬧得天天雞犬不寧;另一戶人家,只要有事情,總是謙和尊重,相互道歉,因此過得和樂融融。所以我們要培養謙和的氣質,懂得包容謙讓,懂得和平尊重,才能化鬥爭為融和,化困境為順境。

    《無量壽經》記載:「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家室,中外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忌;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社會猶如一個大家庭,和樂安定的社會,有待全民共同建立。如何建立和樂的社會呢?

    第一、要能彼此誠實無欺。

    第二、要能彼此結緣感恩。

    第三、要能彼此慈悲敬愛。

    第四、要能彼此謙虛尊重。

(星雲法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7 01:4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