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7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民俗學者、業者、參與者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7-28 01:02:4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民俗學者、業者、參與者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就經常在各種民俗活動中遇見謝宗榮。他身材高挑、體型纖瘦,身穿布衫、涼鞋,留著兩撇子,在人群中仙風道骨、鶴立雞群,就像從神話中下降凡塵的仙人,令人不得不注目。

                他總是騎著機車載著他的牽手李秀娥,出現在民俗現,兩人就像「神俠侶」般,四處遊走。後因為共同参與的民俗活動太多,我們也從「不期而遇」變成「總要相遇」,他個性隨和、為人「三八擱好湊陣」,每次與他一起參與活動都會令人感受到他對民俗的熟忱、活力。

                宗榮是南投的鄉下孩子,高中畢業後「投筆從戎」投身軍旅,退伍後基於對民俗的熟愛,就讀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之後就投入民俗宗教領域,成為一位專職、專業的民俗工作者。他研究的主题廣泛,舉凡宗教信仰、祭典科儀、生命禮俗工藝美術、民俗文物,均有涉獵,是一位博學多聞的民俗研究、工作者。

                台灣的民俗界大致可分為學者、業者、參與者三種類型,其中學者通常只針對單一主題,作深入的調查研究,當研究計劃完成後,即另訂研究對象,很少再參與現場查其變化。民俗業者包括宮主事者、神職人員,對於民俗常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切照表宣科不會去探究祭典科儀的意義;至於民俗參與者則大都基於信仰或興趣,參與民俗活動,無須探究民俗祭儀的源流、內涵。謝宗榮是民俗界「三位一體」的傳奇人物,他既是民俗研究者,也是民俗業者,又是民俗參與者。

                宗榮的民俗研究著作豐富,內容涵蓋民俗祭典、科儀、文物、禮俗、工藝、文史;其次他本身也是業餘道士,經常參與各種道教科儀。宗榮創立「耕研居宗俗研究室」,受委託承接民俗活動的調查、研究、紀錄、導覽計劃。只是他並不積極「擴展業務承接計劃,吹求疵力求完美,所以導致業績低落、生意條。宗榮夫婦作為民俗的參與者,應是最大的樂趣,他長期參與、觀察、記錄各項民間宗教祭儀,且樂在其中,這應該是他最重要的成就感。

                《圖解台灣傳統宗教文化》是宗榮修訂舊版《台灣傳統宗教文化》的著作,書中對於台灣傳統宮廟的社會、信仰、文化背景有深入淺出的分析,内容也包台灣廟宇建築、神像、文物、祭典、儀式的介紹,可作為一般民眾認識台灣民俗信仰的入門書籍,讓讀者在參與民俗活動中,只「看熱鬧」,更能「看門道」。

                以宗榮對民俗的執著,他們這對神鵰俠侶未來必定持續投入民俗研究,從事民俗工作,也會續參與各地的民俗活動,我期待宗榮、秀娥「好膽麥走」共同為台灣民俗文化打拼。

(台灣民俗文化工作室)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1 18:4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