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0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七夕不只是情人節 專屬閨中少女的「乞巧節」有哪些習俗?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8-14 00:55:2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七夕不只是情人節 專屬閨中少女的「乞巧節」有哪些習俗?

由於牛郎織女的浪漫傳說,七夕在當代演變成了「中國情人節」,這是近二十年才發生的改變,問問家中長輩,他們年少時大概沒聽過「七夕是情人節」這種說法。傳統的七夕其實是「兒童節」兼「女兒節」。

清代陳枚《月曼清遊圖》冊之七月桐蔭乞巧。從古代圖冊中可一窺七夕乞巧的傳統。(圖/取自網路)


民俗信仰中,七娘媽是十六歲以下兒童的守護神,家長在農曆七月初七的「七娘媽生」祭祀,祈求祂保佑子女平安長大。除此之外,七娘媽在天上的職業是「織女」,待字閨中的女子會在這天向七娘媽祈願心靈手巧、針藝上進。因此七月又稱為巧月、七夕又名為巧節。

在舊時代中,婦女的針線活是社會中的重要生產力,因此向七娘媽乞求自己心靈手巧——簡稱乞巧。自宋朝以後,七夕乞巧成為一個相當隆重的節日,甚至出現專賣相關飾品的市場。

台灣傳統上亦有「乞巧」的習俗。七月初七的晚上,在月下設香案,準備稱為「七巧碗」的七碗祭品,以及瓜果、鮮花。最常見的鮮花是雞冠花與圓仔花,雞冠花象徵「宜子之祥」,又有加官進祿的吉祥諧音。

另外還會準備當時最著名的新竹白粉(早期用來挽面的香粉)、新的圓鏡子,以及用新的臉盆裝上清水,再放上一條毛巾,給織女洗臉洗手、梳妝打扮。待焚香祭拜完畢,一半的白粉投擲到屋頂上,一半留著自己用,祈求能如織女般花容月貌。還要拿出家中縫製衣服用的針線,向著月亮穿針線,若穿進了,代表手藝會變得更加靈巧。

七娘媽是婦女與兒童的守護神,台灣各地有許多廟宇祀奉。圖為台南開隆宮(圖/保庇圖庫)


傳統的乞巧是女眷專屬的活動,男性不得參與。可以想像小女生和好姐妹們一起努力向月亮穿針,期待自己未來也能長得美若天仙、嫁得好歸宿。乞巧節雖然並不是和伴侶一同慶祝的情人節,卻也和牛郎織女的故事有著密切關係,帶著幾分浪漫的色彩。

時至今日的台灣,女孩向織女「乞巧」的習俗漸漸消失,但某些地區和家庭仍留有拜七娘媽的傳統,也會「拜床母」、「拜魁星」,主要是祈求神明保佑小孩平安長大、頭腦聰慧。

當社會變得比早年更加開放進步,少女的夢想早已不再只有擅長女紅裁縫、漂漂亮亮嫁人,而有無限的可能性。不過對未來充滿想像期待的心情,卻也是一樣的。

(保庇NOW)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9 23:2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