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7-21
- 最後登錄
- 2025-5-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314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宋元時期的瓦子和勾欄,有什麼區別?讓我們領略開封的繁華
2021/09/05 來源:槍與玫瑰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城市也快速繁榮起來。作為北宋的都城--開封,歷史上也稱之為汴梁,大宋人叫它為東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在清明上河圖的畫卷中,我們領略到開封的繁華喧囂,不過這部畫作描繪的只是平常的開封,而夜晚的開封,卻不是這樣子的。
我們都知道古代有宵禁,在宋朝卻是個例外,都城開封大部分時間是沒有宵禁的。
自宋真宗起,開封的夜市就正式登場了。其實,這只是真宗延續上元節的夜晚燈節罷了。
當時宋朝百姓開始富裕起來,市民階層迅速擴大,而適應市民階層娛樂需要的各種形式的娛樂活動日益豐富起來。
在弄堂、勾欄里,他們在門外弄上一些桌椅板凳,能說書的、唱曲的,以及有些本事雜耍賣藝的看見有「生意」可做,隨即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為適應藝妓表演的需要,專業的大型表演場所——瓦子、勾欄繁榮起來了。
隨之招來了為這些娛樂場所服務的「後勤」,如賣茶飲、賣小食的……出現了一個個小攤位,逐漸形成北宋獨特的「瓦子」文化。時間一長,這些「營生」也得到官府默許,自此開封成為了不夜城。
小說《水滸傳》中,有幾處瓦子、勾欄的記述。小說第29回武松醉打蔣門神中,蔣門神初到孟州新娶的妾就是「西瓦子」中唱說諸般宮調的頂老。小說第69回也寫到史進的相好李睡蘭是東平府「西瓦子」里的歌伎。
嚴格意義來講,瓦子和勾欄還是有區別的。
瓦子,也稱「瓦舍」、「瓦肆」, 所謂瓦子,「謂其來時瓦合,去時瓦解之義,易聚易散也」(吳自牧《夢粱錄卷》)。它是以娛樂為主要內容的商業集中點,一種大型的綜合性的遊樂場所。瓦子的出現,也可以說是商品經濟繁榮發展的直接產物。
勾欄,原意是欄杆,原指在臨時集市上用欄杆和繩子圍起來的演出場地,後來演變成比較固定的專業演出場地,表演各種民間技藝。有的勾欄以「樂棚」為名。尤其到了北宋中期,全國各地的藝人們紛紛來到東京演出,瓦子勾欄為此十分繁盛。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有新門瓦子、桑家瓦子、朱家瓦子、中瓦、里瓦、州西瓦子、保康瓦子、州北瓦子共八座。每個瓦子內都有幾座甚至十幾座勾欄,每座勾欄內又有幾個看棚,大的看棚可容納數千人。
當然,除勾欄外,瓦子裡還設置有供人們休閒娛樂的酒肆、茶館、妓院、賭場以及各種店鋪。
可見,當時東京中的瓦子勾欄已熱鬧非凡,藝人們匯聚於此演出,演出的內容也豐富多彩。除伎藝表演外,「瓦中多有貨藥、賣卦、喝故衣、探搏、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的商業文化活動。」(《東京夢華錄》)
《武林舊事》卷六「瓦子勾欄」中又載:在臨安城的眾多瓦子裡,以北瓦為最,其中有勾欄十三座。
宋代除汴京與臨安的瓦子為人所熟知以外,其他如蘇州有勾欄巷,明州(寧波)有舊瓦子和新瓦子,湖州有瓦子巷,……真定縣(河北)正定有南門瓦子等也十分有名。
元末明初,施耐庵在創作《水滸傳》時,對「瓦子」、「勾欄」里藝人說唱的諸宮調《雙漸小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將其作為素材,採用「移花接木」的手法,「移」、「接」到小說中的北宋鄆城縣的「勾欄」里,這就是白秀英演唱的諸宮調《豫章城雙漸趕蘇卿》。
在小說《水滸傳》51回中,雷橫來聽藝人白秀英演唱諸宮調《雙漸小卿》,作者描繪了當時娛樂演唱場所「勾欄」里的設置:「(雷橫)便和那李小二逕到勾欄里來看,只見門首掛著許多字帳額,旗杆吊著等身靠背。入到裡面,便去青龍頭上第一位坐了。」
其實,白秀英與新任知縣就在東京,兩人有來往,今日特地在鄆城縣開「勾欄」。因此這座勾欄也可以說是白秀英的「勾欄」。雷橫閒來無事來「瓦子」里聽演唱諸宮調,可見市井人們平常生活中的豐富娛樂活動。
作為市民的娛樂場所,瓦舍、勾欄在城市中落地生根,很快成為各種民間文藝、競技的大舞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