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4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奇故事] 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句句扎心!)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9-6 14:30: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句句扎心!)
2021-09-05   


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和五陰熾盛。”

人生在世,充滿了艱辛困苦。有些刻骨銘心的傷害和痛苦,旁人無法體會,自然也無法理解。所以,別人經歷的,我們可以不懂,但千萬不要隨意評論。

不知他人難處,不要隨意譴責

《涅盤經》有云:“人命之不息,過于山水。”人生無常,命運難測。有人悲傷有人快樂,無論是誰,都有自己的難處,即便我們無法理解,但也不必隨意譴責。

曾看過這樣一個寓言故事:有只小豬混進了牧場里,天天與羊群一起吃喝。但很快,牧羊人發現了它的存在,立即抓住它往市場走去。小豬用力嚎叫,拼死掙扎,卻始終無法掙脫牧羊人的控制。羊群不耐煩道:“你吵什么!我們常常被他捉去,可從來沒有這樣小題大做過!”小豬絕望道:“那不一樣。抓你們,不過是要毛或是奶,可抓我,要的卻是我的命啊!”羊群聽完沉默了。

羊群不懂豬面臨的生死考驗,所以只是覺得吵鬧。晉惠帝不懂窮人面臨的窮苦境地,所以只會疑惑道:“何不食肉糜?”

人生在世,最怕的就是未知全貌,便來指責。

佛家常說:“悲喜自渡,他人難悟。”

每個人的悲傷痛苦,只有經歷過,才懂得。所以,不知他人難處,請不要隨意譴責;即已知他人不易,又何須譴責。做人最大的善良,便是理解。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壇經》告訴我們:“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真正的智者不在別人身上找問題。我們無法理解別人的傷痛,所以管好自己足矣。

有一個很有名的爛面條的故事:

一對走過大半輩子的夫妻,生活很是和睦,但若要說一點不滿,就是老頭嫌棄老太太煮的面條實在是太軟太爛了。

有一天,老頭決定自己煮碗面條,讓老太太看看這苗條到底要怎么煮。于是,他煮了一碗完美的面條,急忙去叫還在睡覺的老太太。老太太卻慢條斯理地說:“別急啊,我今天也讓你看看,一碗好面條究竟是怎么變爛的。”原來,不是老太太不會煮面,而是老頭的賴床,將面條硬生生的放爛了。

生活中也是如此,我們總以自身感受為重,所以一味地指責對方的不是,從而忽略了事情的全貌。

古德言:“看世間眾生皆是佛,唯我一人是凡夫。”

一個人最大的善良,是不隨意指責他人。層次越低的人,越會看到別人的不是。人生真正的修行,是善于自我反思。

生命,是一場孤獨的旅途,沒有人能真正的與你感同身受。沒有遭遇過,就別勸人大度;沒有為難過,就別勸人放過。守好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嘴!



不知他人苦,別勸人大度

佛說:“眾生皆苦,萬相本無。”

茫茫人海,誰不難?蕓蕓眾生,誰不苦?不論是苦是痛,不經歷在自己身上,我們永遠無法深有體會。所以,不知情時,可以理解,但千萬不要指手畫腳。

佛經中記載了一個婆羅門的故事,說他一次意外受傷后,鄰居們都很同情他,紛紛前來問候。于是,這位婆羅門不厭其煩地將自己的傷口扒開,告訴來往的人們自己不幸的遭遇。人們目光中帶著憐憫,邊聽他說邊嘆氣,一聽完就離開了。

日復一日,這位婆羅門的傷口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越發嚴重,最終因救治無效而去世了。故事中的婆羅門就像生活中的我們,渴望別人理解我們的痛苦,卻往往事與愿違。

佛經中說:“千人千般苦,苦苦皆不同。”

人各有命,不在己身,難知其痛。我們無法理解別人的苦澀,正如別人也無法分擔我們的悲歡。所以,不知你的不易,不必耿耿于懷;不知他人難處,就不勸他人大度。世人皆是雨中人,他人難渡,唯剩自渡。

人生有尺,關心不越界,理解不詆毀,善待不傷害,才是對彼此最大的保護!

源自:風水有關系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1 10:4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