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7-8-11
- 最後登錄
- 2025-5-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45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173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老大公廟關龕門 好兄弟返冥間
台灣新生報 2021/09/09 00:00
傳承一六七年的雞籠中元祭,七日(農曆八月初一)傍晚於老大公廟舉行「關龕門」儀式,由林右昌市長與輪值的李姓宗親會主任委員李騰龍等人,共同扣上鎖頭、關上龕門,請「好兄弟」返回冥間,並在鳴炮聲中完成儀式,象徵今年的中元祭圓滿告一段落。
關龕門儀式是由道長帶領主普李姓宗親會等貴賓進行淨壇、恭讀疏文敬告天地,並依循古禮上香、獻花、獻果以及經衣、財帛;再將裝有登記簿、鑰匙的錦盒取出,記錄關龕門時辰及姓名。隨後,由林右昌市長、李騰龍主任委員以及議長蔡旺璉、老大公廟主任委員陳丁寶等人共同鎖上門鎖,完成整個關龕門儀式。
林右昌市長致詞時指出,關龕門儀式已經圓滿完成,基隆人在中元祭期間的祭祀都非常誠心誠意,七日也是基隆市連續廿七日零確診的日子,幾乎在開龕門普渡以來都是零確診的狀況,這都是託宗親會的福氣,以及所有市民共同遵守防疫規定。
隨後,晚間六時卅分在慶安宮舉行交接手爐儀式,此為中元祭最後一個祭典科儀,由輪值主普的李姓與次年輪值的黃姓宗親會代表,透過交接手爐的儀式,為為期一個月的中元祭畫下完美的句點。
交接手爐在慶安宮媽祖神像、各姓宗親會共同的見證下,由次年輪值主普的黃姓宗親會代表,從今年當值的李姓宗親會主委李騰龍的手中,接下手爐與重要民俗文化資產證書,象徵中元祭的永續傳承。市長林右昌表示,中元祭已傳承一六七年,活動能夠順利圓滿結束,全靠李姓宗親會與相關單位合力協助,而國家第一號無形文化資產的證書交接,更是彰顯「台灣頭」基隆在台灣文化中的地位,相信中元祭一年會比一年更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