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7-8-11
- 最後登錄
- 2025-5-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47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173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大甲公所結合農會 推動大甲文昌祠「以米代金」
台灣好新聞 2021/09/14 15:58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大甲區公所為提升環保工作,結合區農會,推動市定古蹟大甲文昌祠「以米代金」。十四日區長顏金源、總幹事黃瑞祥聯合說明代金米製造過程,並希望雙手合掌祭拜文昌帝君最誠意,未燒金紙拿回一包良質米,一家吃得平安又健康。
顏區長說,「拜拜」是民間傳統習俗與信仰,信眾獻上三牲五禮、上香後再燒金紙,加上到了年節,家戶大量燒金紙,直接危害環境衛生及木材資源,因此國內早已有部份宮廟不燒金紙策略,但有些民眾也認為不獻金紙未敬神之意,而感不適。大甲文昌祠早就推行燒一柱香、停燒金紙,但有信眾卻感到對神不敬之情,為此公所人文課長洪孟芬找上大甲農會結盟研製以良質米替代金紙。
黃總幹事表示,農會團隊研製以米代金之白米、包裝圖案十分費心,一來要用健康好米,包裝團案設計有內涵也要看得懂,致經二個月才完成設計,正面印有文昌祠,還有金榜題名吉祥的蔥等圖型,背後還印製金紙上的官神,祭拜上顯得特別誠意。隨時代轉變,祭祀活動也需有環保救地球的概念,來文昌祠拜拜「以米代金」來取代燒金紙,確有提升生活環境品質,帝君的庇佑加持,家人吃了也可以更平安。
顏金源說,拜拜不用花大錢,以米代金的良質米一包一公斤,只收一百元,信眾拜結束後可拿白米回家閤家吃平安,期待這項顧環保的義舉能引起更多信眾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