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5-21
- 最後登錄
- 2025-5-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91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812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太監孫耀庭口述:夜晚伺候嬪妃時,鞋裡都要放一個蒼耳,為何?
2021/09/17 來源:角度歷史觀短視頻
當宮廷劇火遍大江南北,人們執著於各宮嬪妃與皇上之間的愛恨情仇,卻容易忽視一個令人心酸的群體-----太監。而說起這個群體,你能想到誰呢,秦朝趙高?唐朝高力士?還是清朝李蓮英?這些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太監,他們看起來生活作威作福,享受自在,連大臣和妃子都要敬他們三分。
可他們真實的生活是這樣的嗎?就算是,也只是少數吧。大多數的他們只是封建王朝的底層代表,是奢華王宮裡為王權服務的專職人員。
而關於他們的真實生活,直到清朝滅亡,太監製度得以終結,才有機會聽到他們親自的口述。
(一)幼時的窮苦
孫耀庭,是清朝的最後一個太監。他先後伺候過端康皇貴妃和末代皇后婉容,在那個年代的太監里也算是有地位的人物了。
光緒二十六年,十一月三十日凌晨,也就是時年1902年12月29日,天津靜海縣雙塘村,一個貧苦的家庭里誕生了一個男嬰。這男孩生的虎頭虎腦,十分周正,是寅時出生,又屬虎,於是家人給他取了小名叫留金。留金,諧音為「鎏金」,寓意虎子有福,可留金銀。而大名呢,就叫孫耀庭,希望他能光耀門庭。
家裡有四個孩子,他排行老二。靠著給地主種地為生,父親平日又做些零活來補貼家用,家中日子也還過得去。一轉眼留金就長到8歲了,雖然吃食並不充裕,但孩子還是長得聰明健碩,並且也十分懂事。
卻不想有一天,村霸為了搶占留金家的土地,硬是誣告他的父親在場院縱火,父母無權無勢,只能任人欺凌。父兄被抓走,土地被霸占。日子越過越苦,父兄後來雖然回來了,但失去了土地,也只能以乞討為生。家裡的貧窮小留金看在眼裡,但是他只是一個小孩,又能為家裡做些什麼呢?
(二)淨身進宮
直到宮裡的總管太監小德張回鄉省親,讓他產生了改變他一生的想法。回來的那日,小德張穿著綾羅綢緞,乘著高大的木船沿著河畔而來,在當地風光無限的大擺宴席,不僅請全鄉的父老鄉親吃上了肉餡包子,還請了戲班子搭台唱了三天三夜。
這種做派讓小留金羨慕不已。在那時的小留金心中覺得,「小德張都已經如此風光,那皇上的生活又該是何等的奢華,他要像小德張一樣,進宮,伺候皇上,讓家人過上好日子。」有了這個想法,小留金把心一橫,萌生了進宮當太監的想法。
而當太監首要之事,便是「淨身」。晚年時期,孫耀庭回憶這段過程之時十分難過,他說當時老爹用剃頭刮臉的剃刀,由兩個舅舅按住手腳,一刀而過,算是解決了自己這輩子的牽掛。他不怨老爹,他知道這也是家人的無奈之舉,如果不是因為窮,誰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走這條道路呢。
淨身後,孫耀庭疼得在炕上躺了2個月,當他剛可以下地的時候,紫禁城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末代皇帝溥儀宣布退位,大清滅亡了。但封建主義的舊制依然存在,溥儀和其他的貴妃當時仍然可以居住在紫禁城,身邊依然需要宮女和太監來伺候。在一個回鄉養老的老太監的幫助下,小留金進了宮,並取名順壽,留在了載濤王爺府,由「師父」先帶著學「規矩」。認了師傅後,師父可打罵使喚你,你卻不能反駁。就這樣,在師父的「指導」下,這規矩就算是學成了。「丁巳」年,孫耀庭離開王爺府,正式進了宮。
到了宮中,重新認了師父,卻並沒有什麼名號,就整天以徒弟的身份在師傅身邊伺候,看師傅的眼色行事。直到有一天,端康皇貴太妃在一次看排戲的時候,不知怎麼聽說了有孫耀庭這麼個機靈的人,就開了恩,命孫耀庭參加其中。而他自己也是抓住了機會,在旁伺候時表現出色,被端康皇太妃看中,調到端康主兒身邊去伺候了。
(二)鞋裡的蒼耳
去了之後,師傅告訴他,端康主子雖然平日裡沒什麼脾氣,但是一旦發起火來,也是夠底下人受的,要是做錯了事,拖出去就是一頓好打,定要小心伺候著。而畢竟孫耀庭進宮的時候畢竟年紀尚輕,對人情世故不太了解,也難免有不周到的地方。有一次,晚上輪到他守夜,但是因為夜裡太困打了瞌睡,被其他的太監看到,告到了太監總管那裡,受了好一頓板子。可是還是會犯困怎麼辦呢?
孫耀庭發現帶他的老太監卻很少出錯。「怎麼做到的呢?難道只靠意志力強撐嗎?」心裡有了疑問後,孫耀庭便向他請教,大概是怕他爭寵吧,師傅就是不說。於是他便開始細心的觀察老師傅的行為。後來發現秘密就藏在師傅的鞋子裡面。於是有一天,他設計灌醉了老師傅,把他的鞋子脫了,這才發現,原來鞋子裡面竟然藏了一個蒼耳!
蒼耳帶刺兒,相信不少人小時候都玩過,這種植物很容易粘在頭髮或者衣服上。值夜班時,將曬乾後的蒼耳子放入鞋坑之中,用它來墊著腳。當人困了的時候,只要用鞋底的蒼耳扎一下,疼痛就能讓人很快變得清醒。知道了這個秘密後,孫耀庭不再犯困,長年在鞋裡放個蒼耳。且因為他為人機靈,會辦事,在宮裡也開始步步高升起來,後來他又被提拔到溥儀的皇后婉容手下侍候,幹了一年多的時間。
(四)出宮之後
但是好景不長,1924年,溥儀被驅逐出了紫禁城,而孫耀庭也被遣散出宮。出宮之後,孫耀庭輾轉過多個地方,直到1926年,孫耀庭回到北京被安置在萬壽興隆寺居住,和40多個與他有著相同命運的太監住在一起。政府每個月能給他們發些津貼,也能給他們提供一些具體的工作,後來孫耀庭還負責了全市的宗教管理工作......直到1996年去世,他享年94歲。
孫耀庭成為清朝最後一個太監,親眼見證了清王朝的滅亡和新中國的成立。他經歷了太多太多,那些艱難與不易也很少能為外人所言道。更很少有人能去探入他們真實的生活。
不過後來孫耀庭的故事被一位作家賈英華以他的經歷出版了一個自傳,名字叫做《中國最後一位太監》,使他們以主角的形象登上了熒幕。那些宮廷劇中的形象是他們真實生活的展現,也是一個封建時代的縮影。感謝新社會裡終於沒有了那些壓迫和剝削,希望他們感受到了真正的身心的解放和自由,願那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