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5-21
- 最後登錄
- 2025-5-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914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812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宋高宗殺岳飛,算盤打得多麼精
2021/09/18 來源:雲說歷史
宋高宗殺岳飛的原因其實特別簡單。
簡單說就是,岳飛在高宗那裡其實只是一個小人物,一枚隨時可以犧牲的棋子。即使白白掉犧牲這枚棋子,高宗的損失也不大。況且,這既可以殺雞儆猴,又能防患未然,又能討好金國,何樂而不為?
只是高宗算錯了一點,只算到了生前,沒算到身後。
1.南宋政權的本質是什麼。
有個成語叫成王敗寇,都是造反的隊伍,誰能成功奪權,並統一全國,那它就是合法的,隊伍首領就可以成為皇帝。奪權沒成功或一直心甘情願做山大王的,那就是土匪。
土匪隊伍和朝廷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因為二者本質一樣,是一種東西的不同表現形式。當然,這種轉化不太常見,在古代兩三百年才發生一次。
既然本質一樣,那兩者在行事方面的邏輯其實也沒有太大區別。
懂得朝廷的本質跟土匪一個樣,也就不難理解南宋朝廷作惡多端了。土匪幹壞事不需要理由。
2.皇帝是極少數人統治大多數人,難免要殺人立威。
在古代,皇帝憑一人之力統治天下,其實技術難度特別大。天下人這麼多,總會有人不服氣。這時候皇帝就要採取高壓措施,殺人立威,殺雞儆猴。
3.宋朝武將地位低。
這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宋朝文人地位很高,宋太祖專門留下祖訓,告誡子孫後代不能殺文人士大夫。文人地位的提高是以犧牲武將為代價的。宋朝武將地位很低,被文官排擠、迫害的武將很多。名將狄青因立有軍功,獲得了在朝廷任職的資格,入職樞密院。竟然被毫無功勞的文官們排擠污衊,最後抑鬱而終。
武將在宋朝皇帝眼裡,是要防備的對象和廉價的棋子,說貶就貶,說殺就殺,根本不需要太多理由。
4.岳飛有時不太聽皇帝的話。
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他最需要忠心耿耿的臣子,最好像狗一樣忠心。
如果文臣不太聽話,皇帝不太擔心,可以任意處置他,不用太擔心狗急跳牆。如果武將不聽話,那皇帝處理起來就很棘手了,一旦處理稍有差池,就會釀成大亂子。
對此,宋高宗深有體會。宋高宗多次遇到不聽話的武將搞兵變。苗劉兩位將領,手裡只有幾千兵馬,實際執行抓捕高宗行動的只有幾百人,卻差一點要了趙構的小命。
宋朝皇帝本來對五代十國的歷史心有餘悸。再加上高宗本人的體會,所以,趙構對不聽話的武將深惡痛絕,必欲殺之而後快。
說實話,站在後人的角度來看,岳飛已經很忠心了,當官幾十年,違背皇帝旨意的次數並不多,也就一兩次吧。比如,趙構沒有兌現諾言把劉光世的部隊交給岳飛,岳飛生氣回家了。趙構派人請了兩次才請回來。在對金政策上,趙構主和,岳飛主戰。
但在皇帝心裡,這已經屬於武將不聽話了,屬於罪大惡極。
5.在趙構看來,殺岳飛的成本很低。
如果我們站在趙構的角度來看,在當時而言,他殺岳飛的成本其實很低。
宋朝有壓制武將的傳統,殺武將大部分文官都不會反對。岳飛出身貧寒,背後也沒有什麼大的背景,殺了也就殺了,負面後果很小。
殺岳飛還能向金國表明議和的誠意。
總之,岳飛在趙構那裡只是一枚不太重要的棋子,丟了也就丟了,無所謂。
當然,事實證明,趙構絕對失算了,殺岳飛導致趙構遺臭萬年。假如,趙構知道代價這麼大,他絕不會殺岳飛的。
總結一下:趙構殺岳飛的原因其實很簡單,皇帝跟土匪頭本質一樣,幹壞事屬於正常。武將不聽話犯了宋朝皇帝的大忌,哪怕是只有一兩次稍微表現出不聽話。對趙構而言,殺岳飛成本很低,且副作用很小。
大家也可以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