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孔誕日憶昔高雄市祭孔盛典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9-28 03:06: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孔誕日憶昔高雄市祭孔盛典

波新聞 2021/09/27 10:03

波新聞─景旭/文

九月二十八日是孔子誕辰紀念日,也是教師節,尊師重道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在這一個偉大的日子,從中樞到各地方政府都會舉辦紀念及慶祝活動,尤其以古禮進行的至聖先師孔子釋奠典禮最為吸睛。

孔子(479-551BC)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儒家宗師,曾周遊列國,弟子三千多人,成名的有顏回,子貢、子路等七十二門人,曾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語自論語述而篇)、孔夫子有教無類、誨人不倦,因此被尊為「至聖先師」,?朝自京畿(中央)到府縣都建有孔廟,尤其孔子老家山東曲阜之孔子廟,孔林等規模更為全國之冠,每年孔子誕辰紀念日,從中央政府到各縣市政府都援例於大清早舉辦盛大的祭孔釋奠大典,分由中央部會首長暨縣市長主祭,所有與祭、陪祭及執事人員(禮生、樂生、佾生)均著古裝,並依古禮進行三獻禮、跳八佾舞,奏古樂,祀太牢、拔智慧毛,發智慧糕等等盛大隆重的釋奠儀節。

高雄市左營區先前為清代鳳山縣轄區,孔子廟即位在今舊城國小現址,二戰期間燬於戰火,如今僅剩崇聖祠仍在該校校園內,祠後有多座紀念古石碑,民國六十三年間,高雄市政府於左營區蓮潭路400號,即蓮池潭北端蓋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孔子廟,於民六十五年落成啟用,其建築包括泮宮坊、月亮撟泮池、萬仞宮牆、黌門(內有文昌祠、鄉賢祠、名宦祠)、櫺星門、大成殿(仿故宮太和殿建造)、東廡、西廡、崇聖祠、禮門、義路等等,規制相當完備,其主管機關初為民政局之孔廟暨忠烈祠管理委員會,繼改隸於高雄市文獻委員會,之後,因文獻會裁撤,其業務才併入今文化局所屬之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到了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高雄市、縣合併,原高雄縣旗山孔廟也歸高雄市政府管轄,因此現今的高雄市有兩座孔廟,孔子誕辰祭典、一年在左營蓮池潭畔孔廟舉行;一年在旗山孔廟辦理,二年一輪,盛典崇隆,今年的孔子誕辰釋奠典禮,因受COVID-19影響,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已將之改為線上祭孔。而筆者十幾年前,曾在高雄市文獻委員會擔任秘書兼代主任委員,親自參與孔廟祭典活動,茲就記憶所及,約略介紹高雄市祭孔大典相關事宜於後,藉以弘揚尊師重道精神。

一、祭孔的由來

魯哀公於孔子死後的第二年(西元前478年)於曲阜的孔子舊宅立廟,並供奉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車、琴,書冊,且按歲時祭祀,此乃諸侯祭孔的起始。

到了漢高祖十二年(西元前195年)劉邦經過?國以太牢(豬、牛、羊齊備)祭孔,也開啟帝王的祭孔首例;又到了漢光武帝建武五年(西元29年)派大司空宋宏至曲阜闕里祭孔,也開創帝王派遣特使祭孔之先例,以上祭孔皆在曲阜孔廟?行;直到漢明帝永平二年(西元59年),才開始於太學及郡縣學祭祀孔子,從此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年年孔誕日都行祭孔大典,初在學校,後於各地孔廟舉辦。而漢明帝於永平十二年(西元七十二年),也親赴曲阜祭孔並兼祭孔門七十二弟子,之後配享同祀,援例至今。

二、高雄祭孔大典的儀節及意涵

從漢代起即普遍舉辦祭孔活動,各朝各代都訂有遵循禮儀,尤其自唐玄宗開元廿七年孔子受封為「文宣王」後,祭祀規格比照帝王,釋奠典禮更為隆重完備,傳承至今,然而中華民國肇建以來,由於政局動盪,祭孔無法全面舉行,迨民國五十七年(1968)才成立「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聘請學者研究規劃,並在台北市孔廟試行,再經兩年研討改進,終在民國五十九年定案並公布實施,由於儀式需時85至90分鐘方能完成,時間過長,民國六十四年,台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報請內政部修訂,同意試行二年後,反應良好,且可於六十分鐘之內完成祭孔大典,其制沿用到現在。高雄市孔廟亦據此辨理祭孔大典,共卅三項儀節,茲逐一簡介於下:

1、釋奠典禮開始

2、鼓初嚴(樂生第一次擊敲在儀門東邊的晉鼓和西邊的鏞鐘,擊鼓敲鐘乃在引發行禮者虔思孔子之心情)

3、鼓再嚴(第二次擊鼓敲鐘,樂生、佾舞生、及禮生依序出埸排列在大成殿台階兩側)

4、鼓三嚴(「三」乃表多數、禮崇。第三次擊鼓敲鐘時,禮生中的引贊依序引導正獻官、分獻官至大成殿兩側台階站立)

5、執事者各司其事(樂生上台階就位:佾生上露台,禮生也各就執事位置)

6、糾儀官就位(通常由民政首長擔任,立於丹墀東邊前端,職司正儀)

7、陪祭官就位(通常由政教界人士擔任,立於儀門之前,面向大成殿)

8、分獻官就位

(分別祭祀東西哲、東西配、東西廡先賢、先儒共八位,通常由政教界人士或民意代表擔任)

9、正獻官就位(職司祭孔,通常由地方最高首長或其指定的人選擔任)

10、?扉(為表示對孔子的尊崇,平時孔廟大成殿的儀門及其外之櫺星門均關閉,而由「禮門」、「義路」進出,祭孔當天始由禮生打開五扇門,典禮結束仍關閉)

11、瘞毛血(將祭孔宰殺太牢(豬牛羊)之後的毛血,埋在五行屬金主肅殺的西方土中,藉以回報天地,?萬物生生不息之機。

12、迎神(在鐘鼓樂聲齊鳴中,四位禮生提雙燈、雙爐前導,六位禮生持雙斧、雙鉞,扇繖隨行在後,出儀門側迎孔子神靈,再會齊由儀門中門進入大成殿)。

13、行三鞠躬禮(迎神行列走至大成殿前時,所有參禮人行三鞠躬禮)。

14、進饌(祭品呈現供桌上,供神靈享用)。

15、上香(正獻官、分獻官分別至大成殿供桌與八配享之供桌前,上香並行三鞠躬禮)。

16、17:正獻官行正獻禮、分獻官行分獻禮(正獻官至大成殿孔子神位前奠帛「白絹錢幣」、奠爵「酒」行三鞠躬禮;八位分獻官則至東西哲、東西配、東西廡先賢先儒神位奠爵,行三鞠躬禮,此時樂奏「寧合之曲」並跳八佾舞)。

18、恭讀祝文(誦讀孔子功德,祈求賜福之文辭)

19、行三鞠躬禮(祝文恭讀畢,全體參禮人員行最敬禮)。

20、21:行亞獻禮、亞分獻禮,(正獻官、分獻官按正獻禮,分獻禮模式,第二次至孔子與配享神位前奠爵、行三鞠躬禮,樂奏「安和之曲」並跳不同舞姿的八佾舞)。

22、23行終獻禮、行終分獻禮(正獻官及分獻第三次至孔子及配享神位前奠爵、行三鞠躬禮,樂奏「景和之曲」,並跳不同舞步的八佾舞)。

24、飲福受胙(正獻官至大成殿香案前飲酒接受祭肉,全體參禮人員行三鞠躬禮,代表已接受孔子及?神明的祝福)。

25、撤饌(祭典完成,禮生象徵性的移動供桌上的籩豆(盛食物之祭器)。

26、送神(儀式和迎神程序一樣,走出儀門,全體人員肅立恭送孔子神靈離開)。

27、行三鞠躬禮(恭送神靈)。

28、捧祝帛詣燎所(將祝文及帛送至燎所焚燒,供神明接收。)

29、望燎(正獻官至燎所觀望焚燒情形,分獻、陪祭官則立於儀門前,面向燎所,以表虔敬之情。)

30、復位(正獻官、分獻官、陪祭官一一歸位。)

31、闔扉(禮生一一關閉儀門、欞星門)。

32、撤班(正獻官、分獻官、陪祭官及禮生、樂生、佾生一一退位)

33、禮成(釋尊大典圓滿結束)。

以上儀節若進行順暢,六、七十分鐘內應可如期完成,但為配合實際狀況、高雄市文獻委員會在祭孔大典中一度刪除亞獻禮,亞分獻禮;終獻禮、終分獻禮四項重複儀式,期使整體典禮更為精簡活化。國人習俗白天祭神、晚上祭鬼、所以早期祭孔大典都在清晨五、六時舉行,之後延至六、七時舉行,大概上午八時左右,典禮即可全部結束、因此不僅工作或參禮人員,連想參瞻一年一度的古禮祭孔,並觀賞八佾舞的民眾當天都要起個大早,摸黑趕至孔廟參與盛會,同時為表示孔子弘揚孝道,祭孔之,先在大成殿後方的崇聖祠,祭祀孔子的先五代,循例由民政局(或文化局)長主祭,其他官員陪祭,儀式比較簡單,但不失崇隆。

可能是 2 個人、大家站著和戶外的圖像

圖/祭孔大典中佾生跳八佾舞。

三、高雄市祭孔活動小插曲

執事人員排練總動員

早期在祭孔大典中執事的禮生、樂生、都是專屬的地方人士擔任,佾舞生則為附近的青少年,後來皆由高雄市的中小學學生擔綱。

1、「禮生」由左營孔廟附近之市立左營高級中學及海青工商高級職校兩所學校學生擔任,分別充任通贊(司儀)、引贊(領路)及其他?扉、持斧,提爐、盥洗手等等工作,必須熟悉相關細節與「五步一頓」的行進步伐,大概一個月前就要安排時間至孔廟練習,至少四次以上,方能熟稔各項儀節。

2、「樂、歌生」由市立前金國中國樂班的學生擔綱表演,因祭孔樂器都是專用的古樂器,先由指導老師在學校教導演練,祭孔前一天,大典彩排時再至孔廟實地配合演奏。

3、「佾生」循例由孔廟旁的舊城國小五、六年級小朋友擔任,由學校指導老師挑選七十來位學生(含候補),先在學校演練,彩排時再至孔廟配合儀節跳八佾舞。

八佾乃八行八列,由六十四位小朋友配合儀節及音樂一起舞動美妙的舞姿,祭帝王時才可跳此八佾舞,一般諸侯只能跳六佾舞(36位佾舞生),而台北市孔廟因露台太少,也只跳六佾舞。

可愛的佾舞生手執羽、籥,頭戴黑冠,穿黃衣,跳三次舞,共舞出九十六個不同的舞姿,非常美雅,是很多參禮民眾,尤其是外國朋友最喜歡觀賞的祭孔儀節之一。

可能是站立和戶外的圖像

圖/祭孔大典中禮生執事。

以上所有執事人員約略在祭孔前兩天至孔廟彩排,前一天晚上則由老師帶隊,全部住進孔廟附近「四海一家」旅館部備差,九月廿八日當天清晨五時即起床,吃早餐,然後排隊走路至孔廟擔任祭孔的相關工作,大部分的學生對能參與祭孔大典工作,都感到非常高興與榮幸,畢竟一生可能只有一、兩次的機會而已,能雀屏中選委實很不容易。

可能是 1 人和動物的圖像

圖/早先祭孔大典中使用的太牢(豬、牛、羊),今已改用麵粉製品取代

四、祭孔之「太牢」以「麵粉製豬牛羊」取代,取消拔智慧毛,改發智慧糕

古來祭祀只有天子可以使用牛、羊、豬三牲齊備的「太牢」,孔子受封文宣王,因此祭孔規格比照帝王、享用太牢(如附圖),而一般諸侯只能用牛羊豬中兩樣的「少牢」,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愛護動物思潮的興起,加以祭孔典禮之後,拔智慧毛增加智慧的習俗一再發生爭先恐後的亂象,高市祭孔使用之太牢遂改以「麵粉製作的牛、羊、豬」取代,此後自然無智慧毛可拔,但改發在祭典中供奉的智慧糕,典禮結束後,由參禮者排隊領取,再帶回家供小朋友,學生食用,吃了智慧糕依然可獲得業經孔夫子加持增智?慧的功能。

可能是 3 個人和大家站著的圖像

圖/筆者與中、英文通贊(司儀)居高指揮祭孔大典之進行。

五、兩性平權,女性也可參與祭孔大典

自古以來祭孔參與人員都是男性,女生不得參加,如同有些工程完工前女生禁入,怕會帶來霉運一樣,但自民國六十五年修訂祭孔條例之後,高雄市已開放女性也可參加,此乃兩性平權,女男平等思潮高漲所致,如今已有女性縣長、副縣市長擔任祭孔主祭(正獻官)、其他分獻官、陪祭官、以至祭孔各種執事人員,由女生擔任也處處可見,但記回溯民國六十幾年間,有位高中女校長擔任祭孔陪祭官,某新聞媒體竟出現標題為「女扮男裝參與成何體統」的祭孔報導,於今兩相對比,簡直是天淵之別,顯見時代進步了,參與祭孔之男女,已一視同仁。

可能是 11 個人和大家站著的圖像

圖/祭孔大典之後,佾生與正獻官林永堅副市長(中)文化局長葉景雯(右一)、教育局長鄭進丁(左一)及筆者(左三)等合影

六,祭孔預算被刪,曾停辦一次釋奠大典

由於祭孔大典中,擔任八佾舞表演的小朋友,是十一、二歲的國小小朋友,他們參加祭孔個個心情都很興奮,祭孔前一天晚上集體住四海一家(旅?部),少部分小朋友,彼此嬉戲晚睡,祭孔當天清晨又起一大早,在長達一小時的祭孔大典中,難免有一、兩位佾舞生暈倒或體力不支,因此臨時換備取佾生上場取代,這已是年年祭孔的普遍現象,但有一年,議員先生在審查祭孔預算案時,即以此為由,提議刪除該預算且獲通過,當時文獻會只好另覓民間資源,勉力完成祭孔大典,否則那一年祭孔活動就要開天窗了。

以上所述祭孔相關事宜,乃筆者十幾年前親自參與其事的經驗談,然而時移勢轉,有些細節或許與現今狀況不盡相同,惟八九不離十,有興趣者不妨跑一趟孔廟去參禮或觀賞線上祭孔轉播,領略一下尊師重道、莊嚴崇隆的至聖先師孔子釋奠大典。

高雄市左營孔廟建築集錦(葉偉攝)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5 07:1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