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5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俗技藝] 噶瑪蘭族嚴玉英傳承香蕉絲編織工藝 獲文化部授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9-29 03:11:4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噶瑪蘭族嚴玉英傳承香蕉絲編織工藝 獲文化部授證

中央社 2021/09/28 19:49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28日電)花蓮縣豐濱鄉新社的噶瑪蘭族嚴玉英藝師,日前榮獲文化部最高榮譽「人間國寶」授證,肯定嚴玉英對傳統香蕉絲編織工藝的傳承保存,她是花蓮首位獲此殊榮者。

83歲嚴玉英在她62歲時才開始學習香蕉絲編織,從噶瑪蘭族復名過程中「失而復得」這項獨一無二的技藝。

嚴玉英說,她接續已故丈夫偕萬來長老遺願,深盼政府還給全體族人原民身分的基本人權,傳承文化不斷。香蕉絲編織具有獨特意義,16族原住民族中只有噶瑪蘭族有此絕技,也是文化重要表徵,過去曾面臨消失斷層的困境。

曾在新社國小技藝傳承課程中教香蕉絲編織,小朋友都稱呼嚴玉英「阿嬤」,工坊年青藝師則暱稱「偕媽」。她呼籲族人,「無論遇到多少困難,還是要有耐心做下去,要繼續傳給我們的後代,香蕉絲文化才不會斷掉。」

民國77年,嚴玉英與丈夫尋訪祖居地宜蘭加禮宛社(今季新村)時,巧遇79歲的伯母偕高阿梅,伯母告訴她:「以前噶瑪蘭人穿香蕉絲布的衣服,是德高望重的人才能穿的。」

嚴玉英聽到當下相當震撼,因為那時已經沒有人會做香蕉絲布了。所以回到新社部落後,夫妻就極力奔走鼓勵老藝師朱阿比、潘烏吉、潘阿玉等人一起重拾技藝。

在漫長的摸索中,逐步恢復祖先的手工藝,加上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成立「新社香蕉絲工坊」,在文化工藝老師們、工坊藝師們、政府民間資源等的鼓勵支持下,才有今天的成果。

嚴玉英指出,雖然獲獎,飲水思源,當初香蕉絲編織發源地的宜蘭,至今仍有眾多親族都還未取得原住民族身分,影響權益甚大,甚至連偕高阿梅伯母的子孫及自己的侄孫一家人也都未取得原住民身分。

她認為自2002年噶瑪蘭族復名為第11族原住民族至今已近20年,一些不合時宜的法令希望能迅速修改,讓族人認祖歸宗。(編輯:謝雅竹)1100928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5 18:3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