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可用於生人的水火預修鍊度《無上預修長生金籙》
王升卿編輯的靈寶大法在南宋之際影響頗大,金允中的《上清靈寶大法》,寧全真授、王契真纂的《上清靈寶大法》均多有評述。如金允中所說,王升卿編輯的靈寶大法多為「應世之科」,所謂「應世之科」乃是靈寶古法中所沒有而根據世俗之需新創設的齋法,「預修之齋」即屬此列。這種「預修之齋」在玉堂大法中業已出現。《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之二十《生身受度品》之《救苦籙式》即載有《太上預修救苦黃籙》及其傳授儀式,同卷《長生籙式》亦載有《無上預修長生金籙》及其傳授儀式。「預修之齋」列於《生身受度品》,可見此法用於傳度生人。在玉堂大法中,預修之齋甚至還與鍊度儀式結合,衍生出了生人傳度之用的「水火預修鍊度」。該鍊度儀式在受度人開諭十戒之後施行,必須受《落滅》、《惡根》等符畢,「然後入壇,經過水火交煉」:
受度者預修齋,受度人既已開諭十戒,及《落滅》、《惡根》等符畢,然後入壇,經過水火交煉。
凡預修功德,依然建鍊度壇,如法引受度人先入水池,次焚符行事,次過火池,焚符行事,俱畢,方與受九真妙戒,受預修寶籙,然後散壇也。以上水火鍊度,先令受度(人)立水火池畔,法師依法令自水池,次火池,冶煉畢,屍魄清淨,魂神安強。如此,可以享百年之福 ,承預修之齋矣。
傳統的鍊度儀式用於超度亡魂,並不用於生人受度,玉堂大法的「水火預修鍊度」突破陳規,賦予鍊度法予新的意義,指出「預修鍊度」「不煉其形,乃煉其神」。經過此儀式之後,受度人「屍亡魄落,陽神整具」,將擺脫「去死無日,永為下鬼」的狀態,進而「登超凌之域」:
水火預修鍊度,人謂具文矣。受度人不是死魂,如何入水入火,何名鍊度也?殊不思凡人九戶閡塞,體不生神,所謂徒受一形,若寄氣而行矣。今之鍊度,不煉其形,乃煉其神。身中之神,一經冶煉,自然身有光明,金樓玉室,無不生神。既生神,則屍亡魄落,陽神整具,自然無災害,無魔怪,可以登超凌之域也。若不煉其神,則魂衰魄盛,屍塵汩亂,易生疾病,去死無日,永為下鬼。雖有預修功德,終莫能仗此超凌也。學者尤宜悟此。
預修黃籙齋法對道教傳統齋醮儀式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預修黃籙在明清之時也十分興盛。明初周思得《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卷三十六、卷三十七《文檢立成門•祈禳品》載有「預修黃籙」之法。台灣學者丁煌曾以傳世的《正一大黃預修延壽經籙》為基礎,撰文對預修黃籙進行研究。對預修黃籙、預修之齋的研究必然有助於對道教齋醮儀式的深化認識。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