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4-29
- 最後登錄
- 2023-10-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5
- 閱讀權限
- 30
- 文章
- 20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往生西方是一場空-----法藏比丘四十八大願
***************
三界一切皆是空,
笑看世人癡夢中,
十方世界如幻化,
往生西方一場空。
***************
凡我佛弟子,理當同心協力揭發真相,護持正法。
----------- 老林
========================
(最後修改版---2021-9)
1
阿彌陀佛是成佛之後才稱呼為佛。
經文可沒說成佛後的阿彌陀佛有發四十八願,
是無量劫前,成佛之前,無數前世之一,法藏比丘發的願。
一個是一尊佛,有多種身及圓滿解脫十力四無畏,
一個是凡夫眾生,只有能力有限的色身及流轉生死的無明心,
兩者的身心是完全不一樣,
發願的就是法藏比丘這個身心。
不能說是阿彌陀佛的願。
佛教徒應該單純又如法的照著經文描述的是法藏比丘發願,這樣說才對。
~~~~~~~~~~~
為何發願?
法藏比丘發此大願,就像年輕人,立大志做大事發大願,
願望在成佛那時段,做件轟轟烈烈的大事,
讓人信服他的無比的神力,
證明他有資格做佛,
世尊特別說出此四十八願,
也鼓勵諸天龍神八部人非人所有聽法眾生以此為模範,
同樣能夠發大願,去努力精進修成佛道,
~~~~~~~~~~~
發四十八願的意義就如下經文:
「佛告阿難。爾時法藏比丘。說此願已而說頌曰
我建超世願 必至無上道
斯願不滿足 誓不成等覺
我於無量劫 不為大施主
普濟諸貧苦 誓不成等覺
我至成佛道 名聲超十方
究竟靡不聞 誓不成等覺 」
由此可知,法藏比丘建超世願的目的,就是為了要非常大的決心精進努力的達成無上道,
(我建超世願 必至無上道
斯願不滿足 誓不成等覺)
這個願望不滿足,就誓死不成佛,
如此,
他發願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設立一個很高的目標,
讓他有這個動力與衝勁,從此以後要精進努力的修到很高深,一直修到成佛,
假設他能成佛的時侯(設我得佛),要展現出大能力,有能力做到這四十八願,才要成佛,
做不到,就不成佛,
這也表示他做佛的能耐是經得起考驗,是真實不虛的,是真有能力度眾生的,
就這麼單純的發願,也讓大家讚美的,
連地神也震動大地表示讚賞,
「於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滿如是大願。誠諦不虛超出世間深樂寂滅」
這句白話解釋:就是皆會修行所有的四十八大願,
非常真誠的,不是世間的無常變化,而是像永恒的寂滅狀態,
所以雖經過很多年,很多來世,也會記著,
==========================================
2
「設我得佛」的意義是假如我有能力去得成佛的那時侯,
例如此願:「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白話翻譯就是:假如我有能力去得成佛的那時侯,
我的國土中有地獄餓鬼畜生的話。就不成佛,
如果把「設我得佛」,解釋成「成為阿彌陀佛後」,
這有問題,
例如此願,「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如果白話翻譯成:我成為阿彌陀佛後,我的國土中有地獄餓鬼畜生的話。就不成佛,
明眼的人一看就知道,邏輯不通,
既然成佛之後,不管一天或一小時或一分鍾,就絕對是佛,
不可能因為國內有地獄餓鬼畜生,又退轉回去,失去佛的資格,
所以不能解釋成「成為阿彌陀佛後」,來鬧笑話,
所以
這四十八願不是指在成佛後,才要做的四十八項事情。
這就說明,
無量劫前的四十八願,誓願的內容只限用在成佛時的那時段,也許兩三個月之間。
設我得佛,要做某某事,
全部每一願都要做到,否則不取正覺,
之後阿彌陀佛已成正覺,就代表誓願已達成,成功結束了,
事做好了,正覺也實現了,這誓願的效用期就過去了,
誓願內容並沒說要永遠實行,
法藏比丘並沒有意願在成佛後繼續永遠實行。
~~~~~~~~~
所以要搞清楚,這四十八願不是指在成佛後要做四十八項事情,
請問法藏比丘能確定自己什麼時候成佛嗎?
能否成佛都不確定,又如何確定成佛後要做什麼?
他了解佛境界嗎,當然不知,既然不知就不會去說成佛後要做什麼,
在眾多眾生前發願,他不可能這麼狂妄,好像他能掌握佛境似的,
不會狂妄到說自己成佛之後要這樣做,要那樣做,
我想他膽子再大,也不會這麼笨,惹來嘲笑,
~~~~~~~~~
可以去查哪個菩薩,會發這種願望,就是在成佛後要做什麼事,
不會有這種菩薩,
因為什麼時候成佛都不曉得,只有本願,度眾生的本願,
不是做什麼事,只是諸佛相同的慈悲心本願,
============================= 3
上述還只是發願,最後的事實呢?
到最後這四十八願到底有沒有實踐?
就是在他成佛的時候有沒有依照四十八願去實行?
不得而知,經文沒寫。
法藏比丘的來世,輾轉經歷了不少身份,如經云:(或為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為剎利國君轉輪聖帝。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
做這些高級身份,一大堆事要做,可能無數前世的發願早就忘了,
一直要到後來修成大菩薩之後,有深大智慧,才又記憶起過去世當法藏比丘的發願,而對這48項天真的願,泯然一笑。
更有一說,說不定這四十八願早就更改到面目全非,
法藏比丘以凡夫的身份發願,凡夫的發願隨時要更改,都很正常,沒罪的,
縱然他的歲命很長,也終究會去逝,那下一輩子,也不需要遵照前世的發願,
任何時候,他如果覺得四十八願的哪一願內容不適合,就更改,這也很自然合理,
這也是為什麼在發願之後,這四十八願在經文內,音訊全無,宛若石沉大海,消失的無影無蹤。
因為法藏比丘往後無量劫的精進修行,才是重點,
如經云:(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殖菩薩無量德行。不生欲覺瞋覺害覺。
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聲香味觸之法。忍力成就不計眾苦。
少欲知足無染恚癡。三昧常寂智慧無礙。.....)
可惜那些凡夫,為了自身的利益,利欲薰心,只重視四十八願好康的內容,
對於往後法藏比丘無量劫的精進修行不當一回事,
~~~~~~~~~
總之,四十八願和現在阿彌陀佛做什麼,是兩碼子的事,
阿彌陀佛沒說要永遠實行這最舊版的四十八願,
甚至於成佛的那時段,也沒必要實行這四十八願,
佛是完全自由的,不可能被凡夫(即使是過去的自己)的誓願約束,
認為佛會被無量劫前的誓詞所束縛,那可是錯誤的想法,
佛救度一切眾生,要怎麼做,則以其智慧去應適制宜,方便善巧的度化眾生,
佛要怎麼做,自有決定,凡夫既不知也無法干涉,
=======================================
4
世尊的意思是教人學法藏比丘發大願精進修行,
那些凡夫卻把這美意,想成是可以坐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等著不勞而獲,
尤其可能,有些淨土宗出家人直接就說成是阿彌陀佛的願,
企圖把這四十八願講成時成佛後發的,蓄意蒙蔽大眾,加深了信眾的妄想,還真的以為可以輕輕鬆鬆坐享其成。
這是一貫的愚民策略,認為那些信眾很好騙,真的是心不單純,居心叵測,意圖不軌。見證了宗教家迎合信眾欲望的心態。
要是發願的內容不是給人神通,不是給人極大利益,
而是教人自己工作種菜煮菜洗碗做家事,看誰還會當一回事!
~~~~~~~~~
既然確定是法藏比丘發的願。
往生是以愚昧凡夫法藏比丘說的為準?還是大智慧釋迦牟尼佛說的為準?
當然往生是要依照釋迦牟尼佛說的,如觀經所言九品往生條件做正確的觀想,
然後好好修行,看看能不能修到。
==========
有些人說佛不會忘記初衷。
初衷跟無數劫前世大願是不同的,
什麼是佛的初衷?
佛是無心,如何有初衷?
只有諸佛的本願。
再者,不忘記初衷不是重點,
許多人小時候立志做總統等等大人物,結果呢?年紀大了,才知現實不同理想,
所以,能否記起並實行,才是重點。
所以現在阿彌陀佛是不是有實行法藏比丘的願,誰曉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