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5-21
- 最後登錄
- 2025-5-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940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804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全臺首座國家重要民俗文化中心 馬鳴山鎮安宮落成啟用
勁報 2021/10/16 18:46
【記者陳昭宗雲林報導】雲林褒忠馬鳴山鎮安宮16日舉辦五年千歲文化中心開幕儀式,其為臺灣首間為保存國家重要民俗成立的文化中心,以傳承與弘揚民俗文化為主要工作,並辦理「雲林臻寶、聚焦五年」馬鳴山五年大科文化資產保存工作坊,研討雲林縣重要文化資產與五年千歲文化。
縣長張麗善表示,馬鳴山鎮安宮為五年千歲信仰中心,也是臺灣少數具有兩項民俗文化資產的廟宇,包含元宵上元祈安遶境與吃飯擔,以及雲嘉平原五百個自然聚落參與的五年大科,其中五年大科更被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臺灣第一個由文化保存團體成立,作為保存與傳承民俗的文化中心,對雲林縣別具意義。
文觀處長陳璧君也說,五年千歲文化橫跨雲林、嘉義、彰化、臺南等縣市,為傳承與弘揚五年千歲文化,馬鳴山鎮安宮特別號召信眾、義工、研究紀錄者成立文化中心,能與文化處相關工作相輔相成,期許其作為雲林縣民俗文化推廣的火車頭。
鎮安宮主委章金樹指出,文化中心結合學界與文史工作者,分工成立各組協助紀錄、宣傳與維護保存工作,並逐步規劃設立文化館、多媒體室、展覽館、資料館等相關場館,作為推動弘揚與保存民俗的重要組織;並聘任長期研究記錄五年千歲文化十餘年的政治大學教授洪瑩發博士擔任主任,知名民俗攝影家李永倫擔任紀錄組長,及眾多同好擔任中心義工,共同推動五年千歲文化的相關工作。
章金樹主委也表示,馬鳴山鎮安宮除成立臺灣第一個傳承國家重要民俗的五年千歲文化中心,也長期主動對於文化進行研究與出版工作,主動進行2014年、2018年五年大科調查與記錄,以及文物普查計畫,並且出版「受眷顧的土地」、「五年王來到阮庄頭」兩個系列書籍與紀錄片。除研究出版外,鎮安宮長期與中研院、政治大學、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等機構推動相關文化活動,包含演講、展覽、研習營等,此次文化中心成立即是將相關事務與資源集中,能更有系統推動相關工作,為弘揚五年千歲文化而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