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孤忠二李成
故事發生地點:木柵、三貂
清朝的光緒年間,台灣的北部地方--台北、基隆、宜蘭一帶,曾經先後出現過兩位名叫「李成」的人物,一生事跡,多彩多姿,頗為大家所樂道,那就是木柵的張達斌和三貂的林李成,前者抵抗法軍最力,後者則誓死抗日,都是台灣的民族英雄。先說說抗法英雄張達斌:張達斌,字李成,別字炳南,生性強韌,思想堅定,愛國心極盛,個性不受約束,力大無窮,從小就喜愛練武談兵,他勇武不屈的名聲,遠近鄰里的人都知道。張李成本來只是一個唱戲的優伶,時常下鄉演出,結交了許多江湖朋友,但因為收入不多,生活相當艱苦,往往入不敷出;加上交友不慎,後來竟然犯了殺人未遂罪,幸好得到艋舺人白龍發的搭救,從此洗心革命,好好做人。
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六月間,法國少將李士卑斯(Lespes)奉命攻打台灣,張李成受恩人白龍發的激勵,自行募集義勇軍從軍出征,前後砍殺法軍將校二名,割下二十五顆頭,槍斃法軍三百多人,並且還擄獲格林砲。後來,在清光緒二十年九月二十八日,病逝在台灣省城北府衙(現在的台北市城中區)。再來說說抗日志士林李成:林李成,字笑溪,台北三貂保遠望坑人,個性果敢而有機智,平常讀書過目不忘,文章寫得非常好,因為才智敏捷,所以受到很多人稱讚,醫術、算術和風水等都很精通。
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五月,日本竊據台北城,林李成揭竿起義,一下子聞風響應的有好幾千人。台北地區的抗日義勇軍,之所以能延續好幾年那麼久,這都要歸功林李成。清光緒二十五年(西元一八九九年)日人追捕較鬆懈,林李成於是隱居在三貂一帶。那時的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聽到這個消息,曾經先後派人前來游說他投降日本,先動之以刑,又誘之以利,林李成始終不為所動。後來他的兒子林阿祥被日本警察誣陷殺害,林李成知道事不可為,最後自殺殉國。
(新店溪畔傳說軼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