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7-8-11
- 最後登錄
- 2025-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0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7667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劉邦的酒肉兄弟,為何起兵後能迅速變成統帥千軍的軍事天才?
2021/09/19 來源:拾物志
劉邦的酒肉兄弟,為何起兵後能迅速變成統帥千軍的軍事天才?古代劉家人的成功,似乎都挺勵志的,光武帝劉秀年輕的時候,漢室宗親的身份並沒有帶給他什麼地位,皇帝的位置是靠自己一步一步打出來的,三國時期的劉備,在30多歲還在賣草鞋,而五代十國時期建立劉宋的開國君主劉裕,小時候家裡面窮的揭不開鍋,父親一度想將他拋棄。老劉家的創始人劉邦,最初只是一個土財主家裡面的混混,他帶著自己一幫酒肉朋友舉兵反秦的時候,已經有37歲。
但凡是一個強大勢力的建立,都離不開人才的貯備和召集,劉邦手底下的人,大多是市井之徒酒肉朋友,為何卻能夠在劉邦起義後迅速變成治國以及統帥千軍的軍事天才?其實原因也非常現實。首先第一點,劉邦的朋友也並非普通人。《漢書》記載,劉邦的祖上來自魏國,是晉國大夫的後代,雖然到了劉邦這一代是平民,但是出身農家的他豁達大度,擔任沛縣泗水亭長,還是結交了不少好兄弟的。
其中在這裡就忠心耿耿跟隨劉邦的蕭何,是沛縣的主吏掾,說白了就是掌管沛縣政府機構人事部門的長官,劉邦正是跟他交好之後,這才混得了一個泗水亭亭長的位置,劉邦的另外一個好朋友曹參,則是沛縣的獄掾,也就是典獄長,他實際上是負責押解犯人的亭長劉邦的上司,還有後來不顧生命危險,救了劉邦一對兒女的夏侯嬰,在沛縣縣衙掌管養馬駕車,後來又當上了縣吏,和劉邦關係也不淺。
以上的這幾個人,實際上都是具備才華而且有管理經驗的人,絕非普通的小老百姓,因此能夠在後來的軍事起義脫穎而出,證明劉邦的眼光沒有看錯。第二點,則是劉邦知人善用,年輕時候他非常崇拜春秋戰國的四公子之一的魏國信陵君,一度想要去投奔他,但是因為信陵君去世而作罷。信陵君手底下養著很多閒人門客,包括大力士朱亥,甚至還有學雞叫的門客。
或許正是受到魏公子的影響,劉邦廣納賢士,隨意任用,並不看重他的名節地位。年輕時候的韓信窮困的只能靠別人餬口度日,還受到了胯下之辱,到了項羽那裡,人家也不重視他,韓信轉而投靠了劉邦,結果劉邦馬上將從來沒有帶過兵的韓信封為了上將軍。
第三點,就是劉邦任用的人才,包括後來造反的韓信,實際上都是忠心耿耿,這和項羽手底下那幾個反覆無常的諸侯王,形成了非常大鮮明的對比。漢二年,劉邦在彭城大敗,幾十萬大軍只剩下數十騎兵逃回,蕭何鎮守咸陽,實際上有著叛變窮困至極劉邦的機會,但是他並沒有那麼做。
韓信打下齊國之後,項羽曾經派遣武涉去遊說韓信反漢聯楚,也沒有獲得成功。劉邦的另外一名忠心耿耿的手下樊噲,從劉邦逃亡芒碭山就開始追隨,成為其身邊最值得信任的助力。正所謂「仗義每多屠狗輩」,劉邦的成功,離不開他們這些才華橫溢而忠良的手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