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13
- 最後登錄
- 2024-5-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38
- 閱讀權限
- 60
- 文章
- 566
- 相冊
- 1
- 日誌
- 2
狀態︰
離線
|
財經青紅燈》2023年的2件大事
2021/11/09 05:30
歷經疫情反覆、斷鏈、缺貨及塞港等磨練的2021年,已近尾聲;2022年全球經濟面臨最大變數恐是停滯性通膨,可預期各國央行將陷入縮表升息、提振經濟的兩難抉擇;到了2023年還有2件大事,一是全球最低稅負制上路、二是歐盟試行碳關稅,對以全球為市場的台商而言,挑戰與壓力將不亞於2021及2022年。
雖然2050年淨零碳排,被不少專家吐嘈是天方夜譚,從蘋果去年宣布2030年實現碳中和,台積電卻要在2050年才實現,較蘋果目標晚了20年,顯見難度與壓力有多大;而歐盟擬自2023年試行、2026年正式課徵「碳關稅」,初期以水泥、鋼鐵為主,再逐漸擴大到半導體、面板、資通訊、材料等,這壓力已是迫在眉睫、且是從點最終擴大到面。
環保署擬2023年起分階段徵收碳費,就算不是環團期待的每公噸逾10美元,以台塑四寶2019年排放4932萬噸的碳估算,1公噸只要課徵3到4美元,就得負擔約50億元,這可是要全體投資人共同承擔。
還有最快2023年上路的15%全球最低稅負制,鎖定營收逾7.5億歐元(約240億台幣)、獲利藏在避稅天堂的跨國企業;我國去年租稅負擔率為12.2%,是近7年最低,較星美日韓等更低,未來跨國台商被追稅壓力恐不小;就算沒那麼快接軌,台版「受控外國公司」(CFC)也拚明年上路,目前境外收益於實際分配回台時才需課稅,上路後海內外收益得合併計算,這絕對也是個麻煩事。
2023年2件事,不是要追稅、就是討碳費,都得從企業口袋中掏錢,這可不只與台塑王家、鴻海郭董等大股東有關係,小股東也躲不過,對投資市場而言絕非小事。(高嘉和)
來源:自由時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