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咖啡香氣?茶改場耗時18年復育永康野生山茶
18年前,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臺東分場開始研究在臺東縣永康山發現的「永康野生山茶」,其特色之一便是茶樹周圍散發出類似咖啡、杏仁氣味。臺東分場從近40種的永康野生山茶品系中,選育出具有樹勢強壯、抗旱、抗寒、抗病蟲害及耐機械採收等特徵的優良品系,所製出的紅茶及綠茶風味獨特,且兒茶素類含量高,可望走入機能茶市場,成為具特色的新興茶類。
從研究開始,復育永康野生山茶
臺灣生產的茶葉不只有青心烏龍、臺茶18號•••等主流茶,還有臺灣野生山茶,雖然臺灣野生山茶與臺灣茶業主流市場雖然關聯不大,但在茶業發展源流上仍佔有一席之地,如享譽國內外「紅玉」就是以臺灣野生山茶與緬甸的Burma種雜交育成。
茶改場長期蒐集國內各地野生山茶,深入山茶產區進行研究調查,茶區地點的發現多仰賴在地居民口耳相傳。目前臺灣野生茶樹發現地區包括南投縣眉原山、嘉義縣阿里山、高雄市南鳳山與鳴海山以及臺東縣永康山等地。
其中在臺東縣延平鄉發現的「永康野生山茶」與其他地區山茶相比更顯得獨特,曾在2007年被學者認為是一種孓遺性的植物(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植物),最大特徵是在茶樹週邊可聞到特殊氣味,這是其他山茶及小葉種茶樹所沒有的特徵,且外部形態與西部山茶略有不同,被歸為臺灣山茶的變種之一,具有學術及保育上的意義與價值。
若將永康野生山茶的茶樹葉片與大葉種、小葉種相比,會發現永康野生山茶的葉片比較薄,這是外觀特徵之一。
臺東分場在2000年就深入永康山進行野生山茶調查與標記,茶改場臺東分場助理研究員余錦安表示,臺東分場找到永康野生山茶後,就從山上引入平地做研究,當時並沒有特別想要走入商業用途。
研究人員發現從山上引下的永康野生山茶的品系竟多達3、40種,也開啟一連串經濟規模栽培試驗、山區野生茶樹種植於平地可行性研究,透過扦插繁殖、馴化栽培等方式,終於在2012年進行單株選拔,2015年選育5個優良品系進行比較試驗,再從中篩選出具有樹勢強壯、抗旱、抗寒、抗病蟲及具特殊風味的優良品系。
走入茶園即可聞到咖啡、杏仁香氣
進入永康野生山茶的種植區域,能聞到茶區瀰漫著一股淡淡類似蕈類的氣味,余錦安指出,夏季的永康野生山茶氣味更加明顯。
茶改場臺東分場副研究員羅士凱說,以前大家會說這個味道類似菇蕈味,但現在很少會用蕈類形容,那種氣味比較類似咖啡、杏仁的香味,這是一般人腦海中可以聯想到的風味。
永康野生山茶擁有類似咖啡、杏仁的香氣,走進茶園就能聞到。
羅士凱表示,永康野生山茶不管是在田間種植、沖泡,或喝下時,都能感受到類似咖啡的香味,消費者對於永康野生山茶喜好呈現兩極化。目前永康野生山茶可做成紅茶或綠茶,做成紅茶普遍的接受度比綠茶高,可能是咖啡香與紅茶結合,消費者比較能接受,而綠茶則能明顯感受到咖啡、杏仁香氣。
永康野生山茶除了風味特殊外,製成紅茶後的收斂性不強,羅士凱補充,過去魚池山茶或臺茶18號喝下時兩頰與舌面會有澀感,收斂性較強,但永康野生山茶更為滑順,適口性比較好。
研究18年,永康野生山茶可望走入機能茶市場
臺灣野生山茶與茶業主流市場關聯度雖然低,但永康野生山茶在18年的研究歷程中,已經完成繁殖、田間調查及製茶試驗等育種程序,在化學分析上也確定含有高量的可溶性糖、兒茶素類(ECG和EC等),日後極有潛力能發掘出有益的機能性成份。
余錦安表示,之前沒有特別規劃要做永康野生山茶的機能性相關研究,是因為前任研究員、場內退休職員等人,喝完永康野生山茶後都有發現身體有些正面的改善,才覺得是不是可以朝這個方向繼續研究。
種植氣候條件類似鹿野地區
余錦安表示,現階段永康野生山茶僅種植在臺東分場,並沒有特別深入研究適種海拔、溫度與環境,但根據過去研究結果來看,鹿野的海拔高度大約175公尺接近平地氣候,永康野生山茶的生長情況還不錯,種植高度最高應該可達1,200公尺,與永康山高度差不多。
余錦安指出,鹿野地區冬季均溫大約在17度到18度之間,永康野生山茶的冬季生長情況比一般小葉種好,而夏季則能展現出抗旱特性,與小葉種青心烏龍相比,在缺水情況下,永康野生山茶的生長情況有比較突出,此外種植的土壤pH值介於4到5.5之間、排水良好,生長條件跟一般茶樹其實差不多,推測種植環境類似鹿野地區,應該都能長得不錯。
永康野生山茶仍在研究階段,全臺灣僅有臺東分場一處生產,沒有與農民合作種植,僅有依規定進行公開標售,余錦安表示,等到永康野生山茶的優良品系正式命名後,可能會利用技轉方式推廣出去,但先決條件是場內得要有足夠的苗量,因此最快也要等到明年年底之後了。
臺東分場後續預計在花東茶區推廣種植永康野生山茶,期望能塑造成為區域性的新興特色茶類。
(農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