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2-26
- 最後登錄
- 2025-1-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5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38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昨晚19:54分 8月19日木火土金水五星將連成一線,也叫“五星聚”。《史記•天官書》:“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中國利”。“五星”則指歲星、熒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也就是我們如今所說的木火土金水五顆行星。
五星聚是中國古代星占學術語,又稱五星合聚、五星聚合、五星會聚、五緯合等。
具體來説,就是五大行星若聚集在某一恆星羣範圍內,根據星土關係,表示天下五方諸侯會集到了該恆星羣對應的土地上,同時意味着天下全體人民聚集到該塊土地上並擁戴該土地的主人為新帝王,而當朝帝王則因為失去了全體人民的擁戴而必須下野,這就是改朝換代。這是一種遠古時代民主政治的制度設計。這一制度設計考慮到了必要的社會穩定性和社會革新的需要,它能保證一個王朝可以穩定地持續統治達500年至1000年(顯然,過於頻繁的社會革命實際上是一種社會長期動亂,不利於人類生存發展;過於穩定的社會則因缺乏變革而失去活力,也不利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所以,一般來説,若五星聚集地並非當朝王室的分野星宿範圍內,則“五星聚”對當朝王者(如商紂王)來説是大凶星象,對在野王者(如周文王)來説是大吉星象。密集聚合在一起的一種罕見天象,一種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星象,一種表達“天意”(即民意)的星象,它將導致的最嚴重後果是“王更紀”,或“改朝換代”。“五星聚”將導致改朝換代後果的理論依據來自遠古的“天人合一”觀念,即天體和人體有着對應關係(“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丁”)以及人類居住的土地與天星有着對應關係(即“星土”對應關係,包括一個恆星羣與某一方土地的對應關係和五大行星與五方土地的對應關係。這種星土對應關係是由史前人類歷史決定的)。
五大行星(木、火、金、土、水)聚集到什麼程度才算是發生了真正的“五星聚”事件?即“五星聚”的定義是什麼?回答是:“五星聚”定義的根據存在於“北極五星”中。“北極五星”地處北天中央(範圍),而北天中央即是“天心”,代表天下民心。“北極五星”所體現的“聚集度”就是天下民心的向心度。若以北極為中心點測量北極一、北極二、北極三、北極四到中心點的距離,則此距離用角度表示是10度。這就是説,五大行星若聚集到了一個範圍為10度的天區之內,就表示星占學意義上一次真正的“五星聚”事件發生了,而超出此範圍的“五星聚”都不是真正的五星聚。在10度範圍內的“五星聚”,其發生的概率是可以計算的,現代天文學史研究者張培瑜先生所著的《伐紂天象與歲鼎五星聚》一文中《表1》提供的數據表明,五星會聚於10度範圍之內的情況,6000年以來僅發生過9次,平均需歷時666.7年才發生一次,這與《孟子》“五百年必有聖人出”和《天官書》“夫天運……五百載大變”的説法吻合,也表明遠古時代“北極五星”和“五星聚”的定義者曾希望人類社會五百年一大變(我國的三皇五帝時代和夏、商都歷時500年左右,周朝的歷史更長久些,達到了七八百年)。
應該指出,依據“北極五星”得到“五星聚”定義這件事,是一件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敏感事情,因為中國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都處在王朝統治時期(從公元前2607年天皇登位開始到公元1911年民國成立為止,共計4518年),在朝或在野的星占學家們不可能直截了當地宣示或撰寫“五星聚”定義,否則會因暴露當朝王室的命門而獲死罪,所以這種特殊知識只能通過個人研習獲得,或者得自暗室師授。但這種特殊知識也不可能因被某一王室壟斷直至帶進墳墓而導致傳承中斷,因為在朝的星占學家可以通過叛逃投奔在野王者這一途徑將這種特殊知識傳授給新同行。現代天文學史研究者們曾抱怨古代天文星占學文獻沒有將“五星聚”定義傳承下來,這實在是冤枉了古代學者。
來源:道站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