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19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觀裡怎麼會有“方丈”?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謝絕勳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12-14 01:17: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觀裡怎麼會有“方丈”?

“方丈”稱謂最早起源於道。說起“方丈”,一般都會先想到道教宮觀裡的的住持。


一、中國的方丈
方丈原為道教固有的稱謂,佛教傳入中國後借用這一俗稱。現在民間普遍認為這一稱呼是佛教的專用名詞,道教反而成為盜用者了。
方丈,原為道教固有的稱謂,在道教中,講人心方寸,天心方丈,方丈是對道教十方叢林最高領導者的稱謂,亦可稱“住持”。


二、道教的方丈指什麼
根據《關於道教宮觀方丈、住持任職離職的試行辦法》,全真派方丈、正一派住持是道教宮觀執事的最高教職稱謂。
《莊子•天下篇》成玄英疏:“方,道也。”《大戴禮記•本命》:“丈,長也。”即對有道長輩的尊稱。
《三乘集要》:“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師,演龍門之正法,撐苦海之慈航,常懷傳賢之心,素無吝道之意,作全真之模範,律門之綱領,非有道之師,不可立也。”
另一說法是 道教傳說海上有神山名為“方丈”,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亦稱“方丈”。《史記•封禪書》記載,“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山海經》記載,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萊、瀛洲、方丈,山上是仙境,有長生不老藥。而蓬萊海域常出現的海市蜃樓奇觀,更激發了人們尋仙求藥的熱情,秦皇、漢武等古代帝王紛紛到蓬萊開始了尋仙活動。
道教全真派引申了方丈這一詞的內涵:“方方一丈之地內無雜念者乃高人之意”。


三、成為道教方丈的條件和職責
方丈須具備的條件為
1、愛國愛教,遵紀守法;
2、為人正派,辦事公道,有相應的組織領導能力;
3、品行端正,戒行精嚴,具有較高的道教素養;
4、出家、入道十五年以上;
5、方丈須受滿初真、中極、天仙三壇大戒。同時,方丈任職須舉行升座儀式。
方丈任期內,因年老體弱或其他原因不能主持廟務,可提前退居;方丈可同時兼任所在宮觀管理委員會主任,但一般不兼任其他宮觀的相同執事。


四、方丈的職責為
1、遵照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及規章,開展正常的宗教活動;
2、廣闡道法,純正道風,提高道教徒自身素質;
3、健全宮觀的規章制度,加強自身建設、組織建設;
4、保護好宮觀文物、古跡、建築和環境;
5、落實宮觀管理辦法,決定宮觀重大事項,組織管理宮觀的日常事務;
6、開展道教界友好交往;
7、依法維護常住和宮觀的合法權益。
8、搞好自養經濟,參與公益事業,弘揚道教優良傳統和優秀文化。


五、道教與佛教方丈的區別
道教“方丈”一詞是對道教十方叢林最高領導者稱謂,亦稱“住持”。方丈是受過三壇大戒,接過“律師傳法”,戒行精嚴,德高望重,受全體道眾擁戴而選的道士。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喜歡喝點小酒,藉著酒後微醺,釋放心中的壘塊。有時太過了,就睡著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 05:4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