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無貪為富
楊岐方會禪師,俗姓冷,法名方會,北宋袁州(江西)宜春人。他是臨濟宗第七世石霜楚圓的弟子,南嶽懷讓法系第十一世,臨濟義玄法系第八世法孫,後來開創的楊岐宗,為禪宗著名的五家七宗之一。
方會剛來到袁州楊岐山之時,他住持在普通禪院,當時禪院已凋敝不堪,住屋十分破舊,不僅牆損瓦毀,連屋梁都腐朽了,不過勉強能遮風避雨罷了。時值歲暮寒冬,大雪來襲,床前飄滿雪花,可是方會處之泰然,安之若素,一點也不以為意。
眾中弟子有人發願重整殿宇,準備下山勸募建寺。沒想到方會卻斷然拒絕弟子們的好意,並且訓示道:「佛陀曾經說過,現在是減劫的時代,每個人的福壽都隨之減少。再說,即便是高山深谷,終有平滿的時候,或是崩塌的時候,並非永遠固定不變的。人也是如此,哪能盡得圓滿如意?人只要能知足,便沒有什麼不能稱心如意了!」
正因為方會能淡泊明志,不為外物所役,故而能大振禪風,開宗立派。
釋初參曰: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在於獲得多少,而是對於已經擁有的,能善加珍惜,所以古德說:「養心莫善於寡欲。」古德先聖之所以有這種淡泊清高、陶然自得的胸襟,最主要的就是他們擁有精神上的富有,自然不需要物質上虛浮的享受。知足正是他們的富樂安隱之處,所以《佛遺教經》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一個出家人最可貴之處,正因為不執著占有,反而能擁有三千大千世界。今日行者,倘若能懂得這個道理,便能「富有恆沙界」。
(星雲大師全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