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4-18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3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642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如果島嶼會作夢
時間:2021 / 12 / 14 Tue. ~ 2022 / 02 / 20 Sun. 10:00 - 18:00
地點:MoCA Studio 台北當代藝術館
馬祖的北竿島上有個「祈夢」習俗:每年有一天,人們到廟裡,帶著他們對未來的疑問,入睡、作夢。夢裡閃現的畫面,就是神祇的回覆。有時,當提問人難以入夢,可委由較為靈敏的「代夢人」代為作夢提問,協助接收神明諭旨。「作夢」在此成為一種提問的方式,而且不局限於一對一的問答,提問者讓渡主體,邀請代夢人的參與,透過更敏感、直覺的方式感應。
《如果島嶼會作夢》因此借用「祈夢」儀式中「代夢人」的概念,思考藝術家是否有可能扮演「代夢人」的角色,代替馬祖作夢?詩人白靈曾形容外島總是為本島服務,「看似地處邊境,卻始終作著別人的夢,無法選擇自己的未來」。我們試圖翻轉這樣的視野,藉由邀請「非馬祖人」甚至「非台灣人」的創作者,以馬祖為思考的錨點重新探究。馬祖列島作為戰地前線,經歷過比台灣本島更漫長嚴苛的戒嚴,無論是交通、貨幣、捕魚出航時間、夜裡不得有燈火等生活的各方面都受到限制。長期作為前線的各種犧牲,也讓本土意識興起後的「金馬割棄論」難以被島民接受。然而這些幽微的情緒與文獻之外的常民經驗,是博物館、遺跡「保家衛國」的戰地歷史展示中較少觸及的。夢有沒有可能是一種通道,讓我們能稍微接近、探問如地下坑道般錯縱潛藏的情緒與精神狀態?
(台北當代藝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