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9-4
- 最後登錄
- 2025-8-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65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890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台南鹿陶洋江家宗祠強震中受損 歷時4年修復完工
中央社 2022/02/19 16:47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19日電)台南市楠西區鹿陶洋江家宗祠在2016年強震中受損,台南市政府2017年啟動修復,歷經4年終於完工,江家族人今天謝土,同時宣告這次地震台南43處受損古蹟及歷史建築全數修復。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2016年2月6日發生震央位在高雄美濃、芮氏規模達6.4的大地震,台南最大震度7級,造成全市43處古蹟及歷史建築受損。
被列為歷史建築的楠西區鹿陶洋江家宗祠受損嚴重,拜亭柱體開裂,公廳、神明廳、祖祠堂屋面瓦片滑動,壁體裂縫、神明廳脊頂剪黏損壞,修復工程2017年底啟動,總經費新台幣1350萬元,修復重點是結構補強、粉刷工程、屋面修復及彩繪剪黏修復等。
去年11月完成拜亭、公廳、神明廳、祖祠堂修復等工程。其中神明廳中脊量體大,中央立有福祿壽三仙,兩側雙龍吐水的脊飾,修復更是不易。
鹿陶洋江家聚落為目前台灣保存完整的最大傳統單姓宗族聚落,以宗祠為中心。碑文記載,最早修建年代是1906年,曾在1930年翻修,形成今日四進三院十三條護龍的建築格局。後期修建以破損修繕為主要,2010年高雄甲仙地震時曾進行部分結構補強,這次工程堪稱是江家聚落近90年來最大規模修繕。(編輯:郭諭儒)11102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