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教文化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我國有五大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蘭教,一些外國人總是說我們沒有真正的宗教信仰,為什麼?他們所說的沒有信仰,意思是連我們中國本土的宗教都不信,反而信仰西方宗教偏多。在中國其中土生土長的只有道教和儒教,道教以道家學說為主幹,講求長生不老,畫符驅鬼。道教創立後尊老子為教主,遵道貴德。故有學者說「儒畏天命,修身以俟;佛亦謂此身根法幻化,業不可逃,壽終有盡,道教獨欲長生不死,變化飛升,其不信天命,不信業果,力抗自然,勇然何如哉!」
有苦難的地方就容易產生宗教。東漢中期以後,統治日益腐朽和黑暗,社會動盪,自然災害頻繁,民不聊生。道教便在這種社會歷史條件孕育而生。
在傳說中,黃帝和老子為道家創始人。黃老思想包含很多神秘主義的因素。許多神仙方士把黃老之學與神仙方術相結合。至東漢,他們進一步將黃帝、老子神秘化,又由著重尊崇黃帝,轉而推崇神話後的老子,逐步形成崇奉老子為神明的黃老道,並與方仙道逐步合流,這是早期道教的前身。
隨著道教的發展,又把民間傳說中的各路神仙融人道教。比如「八仙」,比如閻王與十八層地獄、玉皇大帝等,因此道教完全是中華民族的世俗宗教。
「緯」是一種宗教性的預言;緯是相對於儒家經典而言,即用圖的觀點結合鄒衍的陰陽五行思想來解釋儒家經典,推驗災異禎祥,這種風景由西漢儒生董仲舒首倡,繼而形成了 緯之學,致使儒家經典宗教化。西漢末至東漢初,由於統治者的提倡, 緯之學盛行,儒生與方士逐漸合流,造成極為濃厚的宗教氣氛,這極大地推動了道教的形成和出現。
據道書記載,始於龍漢祖劫,玉清教主元始天尊說法度人,傳至世間,開宗演教於軒轅黃帝(前2717—前2599)祭祀天帝與崆峒問道,闡揚理論於道祖老子(約前570—前400)函關授經和西行傳教,活躍民間於漢末建立太平道的張角(活動於約168—184年)和組織五斗米道的張修(活動於約178—191年)。故奉元始天尊為鼻祖、軒轅黃帝為始祖、太上老君為教祖。
元始天尊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為核心內容,以丹道法術為修煉途徑,以得道成仙為終極目標,追求自然和諧、國家太平、社會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積德者能夠幸福快樂、長生久視,充分反映了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識和信仰心理,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道教對中國的學術思想、政治經濟、軍事謀略、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國民性格、倫理道德、思維方式、民風民俗、民間信仰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魯迅先生曾深刻指出「中國根柢全在道教」。當代要論古人語彙中的黃老、道家即是道教,事實如此,難有他論。
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的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本土宗教。她是中國人的根蒂,是東方科學智慧之源,是全世界唯一大力促進科技發展的宗教以及全球最珍愛生命和尊重女性的宗教。
深深紮根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道教遵道貴德。故學者說「儒畏天命,修身以俟;佛亦謂此身根法幻化,業不可逃,壽終有盡,道教獨欲長生不死,變化飛升,其不信天命,不信業果,力抗自然,勇然何如哉!
道教認為「社會只是一方存在的客體,在其中生存的人類,應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型態的束縛。其次,主張人類應學習好處世的智慧和自我修養的能力。強調人在自然天地間應有積極的作為,不優天、不畏天、才是最好的生存狀態。第三、道教要每個人都要用心感受周圍的事物,熱愛生活,享受生活。道教的中心思想就是「自我、平常、和諧和循環。」也就是萬物循環、太極長轉的道理。這些理論曾在我國西漢年間用於治國的思想,使廣大人民得以從秦朝的苛政中得以休養生息,使西漢社會得以發展和強盛。
道家所倡導的:「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論、物有物性」的法則,就是說:「有天道,日月星辰是運動的,有地理,山河江海是可循環的;有人倫,就要有尊卑和長幼。老子曾講過:「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伴。功名存於心,創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創煩惱之情增」。這就是老子對人規範的行為準則。我國古代思想家孔子曾對老子的所言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老子在論述人情世故中也有精闢之道,值的借鑑。老子說:「人生於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論和諧而相溫相暖;有智,故明理通達而理事不亂,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則人昏庸而事易顛倒;以智統情,則人聰慧而事合度。」老子的這些觀點,對當今人與之間的交往有絕對的指導作用,很值得我們借鑑。
道教思想之所以在中國存在了二千多年,就是因為它的主張附合人們熱愛和平,嚮往自由的美好願望。它對人類要求的行為規範,附合曆代統治者的意願,對於穩定社會,發展生產有著現實意義和深遠的影響。在當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利用道教的教理教義來平和人們心態,指導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怎樣融合於社會,不爭權奪利,自強不息的建設美好家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思想對穩定社會,有著積極作用。
(道衝)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