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4-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2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7035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善信助修道觀有什麼功德益處?道士該如何化緣?
道言,德莫大於好生,功莫大於修成。在這三界之中,最大的功德莫過於修成之功。什麼是修成之功呢?
修成之功
《太上金櫃玉鏡延生洞玄燭幽懺》裡這樣說:“男女喜捨財物,修建宮殿,繪塑真儀,印寫經典,讀誦教人,製作旛花,施設燈燭,作諸佈施供養,乃至平治道路,修疊橋彴,栽種樹木,補理堤渠,是謂修成之功。”可見,善信能發心歡喜施捨財物,修造道觀宮殿,繪製塑造神像,使仙真可以棲身,使大眾見到神像而生恭敬慈悲心;增加大道教法的傳播影響,使大眾能聽聞正法、發明道性,其中的功德是尤為殊勝的。
《太上洞玄靈寶國王行道經》中天尊曰:常當修造尊像經法,玄壇聖跡,使相好光明,文字齊整,殿堂妙麗,基址寬平。若洗拭真容,裝潢卷軸,常令清淨。願國安寧,百姓歡娛,兆民慶悅,男女端嚴,相貌如華,過去受生,六根具足,聰明智慧,壽命無窮,天下太平,一切安樂,十方三界,稱讚善功,享福長生,共成真道。
由此也可以得知,助修道觀的功德之大,能普及天下,於善信自身也可得相貌端嚴,聰明智慧,享福長生。
除此之外,佈施喜捨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隱藏作用,就是破除慳吝之心。
佈施除慳吝
慳吝:吝嗇而貪得。生時既不將一錢來,死亦不將一錢去。慳吝的人直到與世長辭的一天,才醒悟所有的世事都是一場空,而平時因慳吝所做所為,都是罪業。
慳吝的人,在天尊大道前,在齋戒供養處,在燒香燃燈處,在修蓋觀宇、殿堂處,在功德福田上,或見宮觀破壞,生慳吝心,不肯佈施。人如果是心懷慳吝,則內心永無休息安寧的時候。積攢下財富如山嶽,心裡還常想著吞併江海。常常貪得而不厭足,在造像、寫經、營建道觀、燒香燃燈的地方,從不作功德,《太上慈悲道場消災九幽懺》中說:“不肯施一毫,就中為方便。常欲覓利益,死入寒冰獄。”
與其懷慳吝,不如能捨施。能歡喜佈施的好處,一則內賊不生,二則外賊不起,內外安靜,眾苦消除。
見持齋設供,肯佈施。見持戒修行,肯佈施。見講說真經,肯佈施。見天尊聖像,肯佈施。見出家法身棲寒,肯佈施。見燃燈供養,肯添捨佈施。見供養之處香殘燈燼,肯繼爇佈施。見道場旛像不足,肯佈施。見古跡靈場損壞,肯佈施。見靈觀殿堂隳破,肯佈施。見大藏寫經函蘊未備,肯佈施。見供養之器不如法度,肯佈施。見行道歌贊,肯佈施。見常住應用不足,肯佈施。見鐘磬聲相不圓,肯佈施。見修造未就,肯佈施。見囚徒、見貧窮、見老病、見功德、見福田,肯佈施。
像這樣樂於佈施,破除慳吝,則天上冥間,三界萬靈,都來護佑,善信皆可隨功受福。
佈施又是廣義的,忠孝、善念、藥術、寬容都可以做為佈施的一種。本可行方便給人而不佈施,本可以慈悲給人而不佈施,本可勸導人良善而不佈施,本可教化別人而不佈施,本可讓利於人而不佈施,本可善心待人而不佈施,本可指示別人卻不佈施,本可平等待人而不佈施。因心懷慳吝而不肯佈施的人,像上面所說種種,《太上慈悲道場消災九幽懺》中說:慳吝者這一世的家人眷屬,常不得安樂。男女夫妻,中道離別。己身殘疾,惡病相纏,歿入九幽,曆諸地獄,萬劫方受蛇犬之身。
道士該如何化緣呢?《天皇至道太清玉冊》裡說,宮觀的興修,須憑十方善信同作功德。道士應于修建之初便化緣資金或實物,以備修造之用。如果要下山化緣,應該先去訪問家境殷實的有德人家,結下善緣,將宮觀修建需要佈施的情況告知,如果善信有歡喜佈施之心,就在功德簿上記下功德主芳名和所捐財物數目。
而對於那種雖有財產,卻慳吝不捨的家庭,就應該繞道而行,不要從他家門口經過。因為慳吝的人不捨得佈施,不願意去培植福田,往往是福氣很薄的,他擔心佈施會使自己更加匱乏。而願意佈施的人,往往是福澤深厚的,因為有福,所以才會不吝,因為他不擔心佈施後自己會變得匱乏。
最後,不論佈施財物多少,道士都不應區別對待,隨緣接受善信佈施,廣結善緣才是最好的。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