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6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教齋法略談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懇辭勳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發帖狂人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2-25 09:06:3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教齋法略談

齋的原意是潔淨的意思。《說文》稱古人在祭祀神靈之前必先齋戒沐浴。《禮記•祭統》稱:“齋之為言齊也,齊不齊以致齊者也。”古人在沐浴更衣之後也會暫時不飲酒,不吃葷,禁絕房事,以表示誠敬。《禮記•祭祀》曰:“齋者,精明之至也,然後可以交於神明也。”通過齋戒最後可以達到與神明相溝通的情況,所以通過齋戒,持齋者不僅能清整心境,消減煩惱,更能與神明溝通,積德解愆,和神保壽。


道教從創立之始,即十分重視齋法,將其譽為修道的基礎。學道者以齋戒為本,誦經必齋,校經必齋,書經必齋,書符必齋,合藥必齋,爍丹必齋,精思必齋,詣師請問必齋,救疾消災必齋,致真人必齋。

齋者,太上所敬重,老君所營護,諸聖所倚賴。一切和修道弘法有關的行為,都須先齋戒。

持齋的好處,在道門中,修齋有著特殊的意義。《三天內解經》稱:“夫為學道,莫先乎齋,外則不染塵垢,內則五藏清虛,降真致神,與道合居。”對學道修道者來說,持齋是首要的,在外能不染塵世的污垢,在內能滌淨五臟,達成清虛,降真致神,與道相鄰相隨。所以,持齋是修行者首要的方法,能最終通達與道合居的境界。


《洞玄靈寶長夜之府九幽玉匱明真科》記載:“學士不持齋奉戒,七祖不得上升天堂,身無香潔,不致神明。至士能持齋戒,則思念立感,功應自然。”學道之士不持齋奉戒,七世先祖不能上升天堂,身無芳香潔淨,不能感通神明。

齋法的歷史發展,道教初創時期,僅有指教齋、塗炭齋等簡單齋儀,比較古拙。到了南北朝時,道教齋儀漸趨繁複。其法主要出於靈寶,陸修靜天師對之加以整理,形成“大體九等,齋各有法,凡十二法”的儀式體系,這九等十二法裡邊包括洞真上清之齋兩種,和洞玄靈寶之齋的九種以及三元齋、塗炭齋等。


唐五代時,齋門又添新法,並形成“三籙七品”的分類體系,系指金籙齋、玉籙齋、黃籙齋等三籙和三皇齋、自然齋、上清齋、指教齋、塗炭齋、明真齋、三元齋等七品。“三籙七品”之說一直流行至今。

此外,《雲笈七簽》卷三十七另有“十二齋”之說,三籙七品之外,多加“八節齋”和“靖齋”一種。

齋的分類。在長期實踐中,道教形成了很多的齋戒方法,按照不同的標準來劃分,有不同的分類。如《雲笈七簽》卷三十七《齋戒敘》分齋為三種,即設供齋、節食和心齋,《金籙大齋啟盟儀》分齋為內齋與外齋,有的分齋為拯道和濟度兩種,也有的按照時間來分類,如八節齋等。雖然道教的齋法紛繁複雜,但總的來說均不出南華真人的心齋與祭祀之齋劃分,《南華真經•人間世》裡不僅將齋法分為為心齋和祭祀之齋,而且特別強調心齋。

按時間分類。道教齋法裡按時間命名的有三元齋,五臘齋,八節齋,半景齋等等。


三元齋,指在上、中、下三元之日舉行相應儀式,禮謝天、地、水三官,懺悔自己所犯的罪過。三元日為三官誕辰日,分別為正月十五上元日、七月十五中元日、十月十五下元日。早期道教就有三官手書,書寫病人的姓名,並在文書上說明服罪的內容和意願,隨後分作三通,其一在山上呈遞給上天,其一埋在地裡,其一沉在水裡。根據《無上秘要》記載:“三元削罪于黑簿,北帝落死而上生,三官保舉於學功,太玄記錄於上仙”。三元節虔誠持齋可以感通神明消除記錄在黑簿上的罪業,並會得到三官大帝的保舉,此外,相關的神明還會記錄其功德。

五臘齋。臘,有祭祀的意思。《雲笈七簽》卷三十七引《明真科》稱:“正月一日天臘”“五月五名地臘”“七月七名道德臘”“七月七名道德臘”“十二月節日名侯王臘”(十二月初八)。道教認為應在這些日子“修齋並祭祀先祖”。唐代朱法滿道長在《要修科儀戒律鈔》卷八稱:“五臘通三元,名八解日。皆可設淨供,建齋求福,兼祀先亡,名為孝子,得福無量。”在這些日子裡持齋祈福,並祭祀先祖者,是非常孝順的人,可以獲福無量。

八節齋。指在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日,虔誠持齋,禮謝七玄(七玄之祖),懺悔今生和宿世所犯的罪過。八節之日既是農時節日,又是祭祀之辰。《雲笈七簽》卷三十七稱:“凡八節之日,是上天八會大慶之日也。其日,諸天大聖尊上會靈寶玄都玉京上宮,朝慶天真,奉戒持齋,遊行誦經。此日修齋持戒、宗奉天文者,皆為玉帝所舉,書名玉曆。”在八節日的時候,諸天大聖、仙尊會在靈寶玄都玉京上宮集會,在這些日子修齋持戒者,都會被玉皇大帝所讚賞,並命相關神仙記錄在玉曆。


半景齋。半景,指自清旦至正午的時段。半景齋是齋期僅半日或齋時並不十分固定、程式也不十分嚴格的簡易齋法。根據道教舊制,這種齋法不像上清、靈寶、洞神、太一、指教、塗炭諸齋,持齋的時間很長,轉經禮懺,儀式規格很高很固定。《雲笈七簽》記載道:“隨時去取,逐便制儀,既非大集,心達而已”,這類齋法的重點在心意的通達。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系統通知:簽名被屏蔽。請速依下列順序辦理更新,1.退出系統;2.重新登入;3.更新資料。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4 03:0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