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7-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18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1531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觀賞杜鵑花種植技術
杜鵑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是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全株可供藥,欣賞價值很高,那麼,你知道杜鵑花怎麼種嗎?現在,就一起來了解它!
特徵特性
杜鵑花科杜鵑花屬的常綠、半常綠或落葉的叢生性灌木,分枝多而纖細,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葉革質,常集生枝端,卵形、橢圓狀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1.5~5cm,寬0.5~3cm,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微反卷,具細齒。花芽卵球形,鱗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邊緣具睫毛,花2~3朵簇生枝頂,花期4~5月。蒴果卵球形,長達1cm,密被糙伏毛,果期6~8月。
杜鵑性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境,既怕酷熱又怕嚴寒,生長適溫為12~25℃,夏季氣溫超過35℃,則新梢、新葉生長緩慢,處於半休眠狀態。喜歡酸性土壤,夏季要防曬遮蔭,忌烈日曝曬,適宜在光照強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長,冬季應注意保暖防寒。
繁殖技術
杜鵑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壓條、分株、播種5種方法,其中以採用扦插法最為普遍,此法應用最廣,優點是操作簡便、成活率高、生長迅速、性狀穩定。
扦插時間
西鵑在5月下旬~6月上旬,毛鵑在6月上中旬,春鵑、夏鵑在6月中下旬,此時枝條老嫩適中,氣候溫暖濕潤。
插穗
取當年生剛木質化的枝條,帶踵掰下,修平毛頭,剪去下部葉片,保留頂部3~5片葉,保濕待插。
扦插管理
扦插基質可用蘭花土、高山腐殖土、黃心土、蛭石等,扦插深度以穗長的1/3~1/2為宜,扦插完成後要噴透水,加蓋薄膜保濕,給予適當遮蔭,1個月內始終保持扦插基質濕潤,毛鵑、春鵑、夏鵑約1個月即可生根,西鵑約需60~70天。
採用扦插繁殖,扦插盆以20cm口徑的新淺瓦盆為好,因其透氣性良好,易於生根。可用20%腐殖園土、40%馬糞屑、40%的河沙混合而成的培養土為基質。扦插的時間在5月和10月最好,這時氣溫在20~25℃之間,最適宜扦插。接穗切口要求平滑整齊,把扦插條在維生素B12藥液中蘸一下,取出晾一會即可進行扦插。在扦插前1天用噴壺將盆內培養土噴濕,但不可噴得過多,到第2天正好濕潤,最適合扦插,扦插深度為3~4cm,先用筷子在土中攢個洞,再將插穗插入,用手將土壓實,使盆土與插穗充分接觸,然後澆1次透水。插好後,最好用塑膠袋罩上花盆,用帶子紮好袋口,需要澆水時再打開,澆濕後重新紮好。扦插過的花盆,應放置在無陽光直曬處,扦插的盆土10天內每天都要噴水,除雨天外,陰天可噴1次,氣候乾燥時宜噴2次,但每天噴水量都不宜過多。 10天後仍要經常注意保持土壤濕潤。4~5周內要遮蔭,直至萌芽以後才可逐漸讓其接受一些陽光。一般約需2個月後生根。此後只需要在中午遮蔭2~3小時,其餘時間可任其接受光照,以利於光合作用。
培育技術要點
土壤
杜鵑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在各專類園和景觀的水泥道路和鋪裝,栽植地土壤板結,鹼性嚴重,必須進行更換土壤,並加一定量的泥炭土。春季萌芽前栽植,地點宜選在通風、半陰的地方,要求土壤疏鬆、肥沃,含豐富的腐殖質,以酸性沙質壤土為宜,並且不宜積水,栽後踏實,澆水。盆栽盆土用腐葉土、沙土、土按7:2:1配製,攙入餅肥、廄肥等,拌勻後進行栽植,一般春季3月上盆或換土。
溫度控制
盆栽4月中、下旬搬出溫室,先置於背風向陽處,夏季進行遮蔭,或放在樹下疏蔭處,避免強陽光直射。生長適宜溫度15~25℃,最高溫度32℃。秋末10月中旬開始搬入室內,冬季置於陽光充足處,室溫保持5~10℃,最低溫度不能低於5℃。
澆水
要求土壤潤而不濕。一般春秋季節,對露地栽種的杜鵑,可以隔2~3天澆1次透水,在炎熱夏季,每天至少澆1次水。忌用鹼性水,注意水溫不宜過冷,尤其在炎熱夏天,用過冷水澆透,造成土溫驟然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植株生理平衡。盆栽換土後澆1次透水,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以利根部成活生長。生長期從3月開始,逐漸加大澆水量,特別是夏季不能缺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勿積水,9月以後減少澆水,入室後應盆土干透再澆。
杜鵑喜歡空氣濕度大的環境,必須經常對杜鵑葉片進行噴水,保持杜鵑周圍空氣濕潤。注意不要直接使用自來水,應加硫酸亞鐵或食醋酸化處理,在pH值達到6左右時再使用。
施肥
杜鵑喜肥又忌濃肥,要「薄」肥適施。冬末春初,露地種植施一些有機肥料做基肥。4~5月份杜鵑開花後,植株花期中消耗掉大量養分,隨著葉芽萌發,新梢抽長,可每隔15天左右追1次肥。入伏後,枝梢大多已停止生長,可以不再追肥。秋後,溫濕度宜於杜鵑生長,可做最後一次追肥,入冬後一般不宜施肥。盆栽換盆時不要施盆底肥。
整形修剪
修剪整枝是日常養護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它能調節生長發育,從而使長勢旺盛。修剪枝條一般在春、秋季進行,結合樹冠形狀剪去交叉枝、過密枝、重疊枝、病弱枝,增加通風透光,有利於植株生長。對枯枝、病枝,應及時清除,以減少病蟲害在杜鵑中蔓延。蕾期應及時摘蕾,使養分集中供應,促花大色艷,及時摘除殘花。整形一般以自然樹形略加人工修飾,隨心所欲,因樹造型。
花期調節
溫度可調節花期。春節開花,可於1月或春節前20天將盆花移至20℃的溫室內向陽處,其他管理正常,春節期間可觀花。「五一」見花,可於早春萌動前將盆移至5℃以下室內冷藏,4月10日移至20℃溫室向陽處,4月20日移出室外,「五一」可見花。不同時期的修剪,也影響花期的早晚。花後即剪的植株,10月下旬可開花;若生長旺季修剪,花期可延遲40天左右;若結合扦插時修剪,花期可延遲至翌年2月。
(必全)
|
-
總評分: 威望 + 2
SOGO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