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5-21
- 最後登錄
- 2025-8-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901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唐僧成佛後才明白,他母親為啥不替父親報仇
2022/03/16 來源:災難天下
題:唐僧成佛後才明白,他母親為啥不替父親報仇!
文/姜子說書
《西遊記》原名《西遊釋厄傳》,故事開篇,說的是孫悟空破石而出、西方學藝、大鬧天宮、被壓五指山的故事。
五百年後,西天如來佛祖讓南海觀音菩薩到東土大唐去尋找取經人,此時,文中插入附錄「陳光蕊赴任逢災 江流僧復仇報本」。
《西遊記》故事裡,江流僧是誰呢?當然是唐僧唐玄奘,他的父親姓陳名萼,便是陳光蕊,母親是溫嬌,又名滿堂嬌。且說陳光蕊種狀元故事。
此榜行至海州地方,有一人姓陳名萼,表字光蕊,見了此榜,即時回家,對母張氏道:「朝廷頒下黃榜,詔開南省,考取賢才,孩兒意欲前去應試。倘得一官半職,顯親揚名,封妻蔭子,光耀門閭,乃兒之志也。特此稟告母親前去。」
果然天從人願,唐王御筆親賜陳光蕊為狀元。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人生四大喜事,陳光蕊一時間便遇上了兩件,同妻前赴江州之任,卻不幸丟了性命。
光蕊令家僮將行李搬上船去,夫妻正齊齊上船,那劉洪睜眼看見殷小姐面如滿月,眼似秋波,櫻桃小口,綠柳蠻腰,真箇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陡起狼心,遂與李彪設計,將船撐至沒人煙處,候至夜靜三更,先將家僮殺死,次將光蕊打死,把屍首都推在水裡去了。
看官聽說,陳光蕊此時已經是江州之主,朝廷命官,而劉洪不過是個稍水之人,竟然見色與財起意,更是膽大包天到穿了光蕊衣冠,帶了官憑,同小姐往江州上任去了。
《西遊記》故事裡,既然陳光蕊和家僮都不是劉洪和李彪的對手,溫嬌小姐更是羊入虎口,除了「將身赴水」,只剩下「權時應承」一條路可走,絕沒有報仇雪恨的能量。
《西遊記》故事裡,溫嬌小姐之所以選擇順從,是因為腹中已經有了陳光蕊的孩子,更兼陳光蕊的母親無人養老,而當她生下孩子之後,又做了一個舉動。
忽然劉洪回來,一見此子,便要淹殺,小姐道:「今日天色已晚,容待明日拋去江中。」幸喜次早劉洪忽有緊急公事遠出,小姐暗思:「此子若待賊人回來,性命休矣!不如及早拋棄江中,聽其生死。倘或皇天見憐,有人救得,收養此子,他日還得相逢。」
有人疑惑,溫嬌小姐把孩子拋棄江中,這不是正合了劉洪淹殺的意願了嗎?為啥還要背著他行事呢?
因為劉洪不在,她才能將孩子放在木板上,推放江中,聽其所之,而且南極星君早就告訴過她,這個孩子異日聲名遠大,非比等閒,一定會有神仙庇佑,只要不被劉洪當場害死,必能活下來。
後來,這孩子長大成人,帶著血書與汗衫,以化緣的名義去了江州私衙,見到了母親。殷小姐夢見月缺再圓,就預感到自己會見到十八歲的兒子。雖然劉洪有事出外,殷小姐還是催促兒子趕緊離開。
小姐道:「我兒,你火速抽身前去!劉賊若回,他必害你性命!我明日假裝一病,只說先年曾許舍百雙僧鞋,來你寺中還願。那時節,我有話與你說。」玄奘依言拜別。
後來,小姐帶了心腹人,投金山寺去,母子相會,雖然法堂上更無一人,法明長老依然憂心忡忡地催促殷小姐速速抽身回去,恐怕耽擱久了,被劉洪知道。
小姐道:「我兒,我與你一隻香環,你逕到洪州西北地方,約有一千五百里之程,那裡有個萬花店,當時留下婆婆張氏在那裡,是你父親生身之母。我再寫一封書與你,逕到唐王皇城之內,金殿左邊,殷開山丞相家,是你母生身之父母。你將我的書遞與外公,叫外公奏上唐王,統領人馬,擒殺此賊,與父報仇,那時才救得老娘的身子出來。我今不敢久停,誠恐賊漢怪我歸遲。」
可見,殷小姐的所謂心腹,也不過是一個貼身伺候的丫鬟罷了,而唐王皇城遠在天邊,並沒有男兒可以千里跋涉,為她傳遞書信,這才等到了唐僧成年之後,方才報仇。
再者,當年南極星君明白告訴過她,只需保護孩子不被劉洪所害即可,這仇得等十八年後得報,甚至於南極星君明白告訴過她,陳光蕊已經得救,壓根沒死。不信你看南極星君怎麼說?
耳邊有人囑曰:「滿堂嬌,聽吾叮囑。吾乃南極星君,奉觀音菩薩法旨,特送此子與你,異日聲名遠大,非比等閒。劉賊若回,必害此子,汝可用心保護。汝夫已得龍王相救,日後夫妻相會,子母團圓,雪冤報仇有日也。謹記吾言,快醒快醒!」
當然,很多人會說,滿堂嬌想要報仇,並不難,趁劉洪熟睡,總是有機會下手的,先找個由頭把他灌醉了,動起手來,更是千妥萬妥,再者,還能在飯菜里下藥。
然而,劉洪不可能沒有防備之心,不可能輕易給滿堂嬌機會,再者,古人睡覺的時候,也是有下人一旁伺候的,並不是完全的兩人獨處,潘金蓮毒死武大郎的砒霜,還是西門慶藥店裡拿的呢,尋常藥店還未必售賣,絕不是輕易可以買到手的。
而說到滿堂嬌為啥不替陳光蕊報仇的真正原因,唐僧成佛後才明白!劉洪這個水賊,其實是西遊世界的值時神,代表輪迴,唐僧的一生,註定要經歷水災。不信你聽唐僧和孫悟空的對話怎麼說?
那師父挫得牙響,哏了一聲道:「自恨江流命有愆,生時多少水災纏。出娘胎腹淘波浪,拜佛西天墮渺淵。前遇黑河身有難,今逢冰解命歸泉。不知徒弟能來否,可得真經返故園?」行者忍不住叫道:「師父莫恨水災,經雲,土乃五行之母,水乃五行之源。無土不生,無水不長。老孫來了!」
《西遊記》故事裡,孫悟空往西天取了兩回經,唐僧也曾兩次死而真靈成神佛,第一次便是陳光蕊死而在龍王手下辦差,第二次便是唐僧凌雲渡脫胎成佛。唐僧和陳光蕊生得一模一樣,他們原本是同一個人,唐僧在凌雲渡脫胎成佛那一刻,已然明白,這一生的水災,水賊之禍,不過是脫胎換骨之法。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西遊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