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7-3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51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352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人有三品 後天修持是關鍵
欣逢國盛教興之世,在家道教徒更應該利用我們生活的廣闊天地,發揚道教優良傳統,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把我們生活的世界建設成為美好的人間仙境!
關於人的素質(或曰人的品格),道教認為人有三品:
(一)上品之人。此即《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中所說的“上士”。這類人天性純全,道根深厚,不教自知,又稱高明之士。上士聞道,便能領悟其奧妙,並且能夠虔誠地躬身奉道,勤而行之。凡是“道’所具有的特性——虛無、自然、清靜、無為、純粹、素樸、平易、恬淡、柔弱、不爭,等等,都能從上士”身上體現出來。實質來說,“上士”即“上德之士”。因此,《清靜經》稱“上士悟之(道),升為天官”。
(二)中品之人。此即《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中所說的“中士”。這類人天性半備,與道有緣,自具善根,但不脫俗念,常存煩惱妄想。中士在道可以修持成仙,正如清靜經》所雲:“中士修之(道),南宮列仙。”中品之人,在俗亦可以立德、立功、立言,成為世人所欽佩的人。
(三)下品之人。此即《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中所說的“下士”。這等人幾乎被七情六欲、機智巧詐所蒙蔽,是非反復,自私自利,一心為己,自以為是。但此等人儘管“先天不足”,如果在“聞道”之後,能斷然悔悟,在俗經過努力仍可以為社會作出貢獻,成為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在道則可以修持延年,亦可以“一證今生之善果,二修屢劫之不墮”(《邱祖垂訓文》)。
關於人的修持。筆者認為,即便是上士,如果後天不經過自身的努力修持,也將會淪沉于“中士”乃至“下士”之境。反之,即便是下士,只要經過自身的努力修持,也能夠達于“中士”乃至“上士”之境。“中士”修則進為“上士”,不修則退為“下士”。因此,人後天的修持,至關重要。總之,人的修持達到什麼程度或境界,不完全由“先天’所決定,“後天”的努力十分關鍵,此亦‘修行在個人”,換言之即“我命由我不由天”也!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