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29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慈悲之路——轉譯判斷為觀察、感受和需要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無恥近乎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4-26 00:50: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慈悲之路——轉譯判斷為觀察、感受和需要

判斷障礙慈悲!非暴力溝通提供具體的方法將判斷轉化為觀察、感受及需要,幫助我們的慈悲能量再次流動。

我以朋友Andy某次「缺席聚會」事例,來闡釋如何轉譯判斷為觀察、感受和需要。我和Andy同屬某個小組,這個小組每兩星期聚會一次,通常會議都會在兩星期之前約好,某次,Andy在聚會約一小時之前,於 WhatsApp 群組說他不能出席,但沒有解釋缺席原因。

收到他的訊息後,我腦海頓時出現各種判斷:「搞錯!隨便爽約!缺席又不解釋!」、「他不守信、不可靠,他不重視我們!」,這些判斷,令我感到很憤怒。

當我看到這些念頭時,我問自己:「你確定這些想法嗎?它絕對真確嗎?」這一問幫助我停下來,不再在腦袋繼續編造故事。然後問:「到底發生了甚麼事?」這樣問讓我冷靜下來。此時,我開始能作觀察了,我慢慢寫下觀察:「這個聚會是兩星期之前確定的,在聚會前的一小時,他在Whatsapp群組分享了他是次聚會將要分享的訊息,並說他不能參加是次聚會,他沒有說出缺席原因。」寫下觀察後,我平靜了許多,我發現這是他第一次缺席小組聚會,此外,他雖然人不到,卻禮到——在群組中分享了要分享的內容。就在此時,我的慎怒轉為了失望及疑惑。我深呼吸,在身體裏陪伴失望及疑惑,循著感受帶去尋找需要,發現失望背後是信任和連結,疑惑背後是渴望清晰。我也從自己的「不喜歡」著手,我說我不喜他「不守信、不可靠」時,我將之反轉,即是說信任、承諾對我來說很重要。

找到需要後,連結需要並確認需要,內心便有更多的理解和接納,因而感到安穩有力。

來源:佛門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昨天的今天是昨天,明天的今天是明天,那今天的今天是那天?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4 05:1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