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4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至德至善,是修道人應效法天地的人生之道!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6-16 00:50: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至德至善,是修道人應效法天地的人生之道!

敬天法祖,安分知命,積德行善;從善惜福,感恩知報,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才能得到天尊及神仙的庇護。

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有著悠久燦爛的文明歷史,以道家、儒家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規範著人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使敬天、敬神、修德、愛民等道德觀念深植人心。


先人認為,天地在造就萬物的同時,也把生生不已的德性賦予了萬物,這種生生不已的內在力量,使萬物生機盎然,競相成長。

“道”是萬物之源、生命之源,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闡述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揭示出宇宙中萬事萬物都要遵從宇宙的特性及其生生不息的運行規律;

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興焉,萬物育焉”、“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孟子講知天、敬天:“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世間萬物瞬息萬變,唯有大道永恆不變,人們的行為應該效法天道,要“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才能與天、地、自然和諧共處,天下才能清平、祥和,也才能夠長久。


要真正達到“天人合一”,就要通過修身養德來實現,因而形成了中國古代的修身傳統。君子每天都要修身、反省自己所為是否符合天理。如果不修德,就會放縱個人的欲望,就會因迷失自己而墮落。

“四書”之一的儒家經典《大學》中記載:聖人商湯有一個洗沐用的盤子,上面刻著這樣的銘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說人的身體,每天都會染上灰塵,所以每天都要洗。

與此類似,人的精神,也必須每天都濯洗一番,體現出君子的自省精神和嚴於律己的人生態度,這也是傳統的仁德觀念和日新之道。

曾子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是知天、敬天,達到崇高境界、具有博大仁愛胸懷的必由之路。人應效法天的這個榜樣,學習天地的品德,天之真實不欺,至公至正,浩然之氣充塞於天地之間。

人應思真思誠而與天道相通,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做人要真誠坦蕩,明辨是非,有浩然正氣,才能同義與道相融合,達到“上下與天地同流”。


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心是最慈悲、仁愛的,《詩經 • 旱麓》中描寫萬物生機勃勃的樣子說:“鳶飛戾天,魚躍於淵”。天地永遠不停的運動,覆載一切,給予萬物,使萬物共同生長,自身卻不接受任何事物。

至德至善,是修道人應效法天地的人生之道。

要學習天地仁德、包容的慈悲心懷,堅定為善的意志,正如《易》中所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仁者愛人,珍愛生命,愛護他人,萬物都能欣欣向榮。

君子以天下蒼生為己任,以正派的品格、道德人格感化他人,偕同別人一道行善,使一切歸於天理正道。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19 12:0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