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86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08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化紙為金”“融雪為銀”,道教解困脫貧法術!
寧靜、安逸與富足的生活歷來是世界各族民眾的共同理想,道教高士借助於種種法術,幫助世俗大眾解決物質與金錢欠缺帶來的生活困境與窘境,為他們帶來富足、喜樂與無憂。
道經記載,葛玄道長擅長“刺樹出酒術”、“化木為脯術”,憑此法術為人們帶來充裕的飲食。
《神仙傳》:“葛玄,字孝先,從左元放受《九丹金液仙經》,未及合作,常服餌術。尤長於治病,鬼魅皆見形,或遣或殺。能絕谷,連年不饑;能積薪烈火而坐其上,薪盡而衣冠不灼。飲酒一斛,便入深泉澗中臥,酒解乃出,身不濡濕。玄備覽《五經》,又好談論。……玄每行,卒逢所親,要於道間樹下,折草刺樹,以杯器盛之,汁流如泉,杯滿即止。飲之,皆如好酒。又取土石草木以下酒,入口皆是鹿脯。其所刺樹,以杯承之,杯至即汁出,杯滿即止。他人取之,終不為出也。”
葛玄道長擅長捉凶緝妖,懂得服氣辟穀,能夠坐烈火中而不灼,入深溪而不溺,擅長詐死與屍解。又精通各種道術,善於轉樹汁為瓊漿、化草石為鹿脯等法術。
走在路上,偶然遇上親友,倉促之間沒有東西可招待,葛玄道長便將朋友請到樹下,折下根草莖往樹上一刺,樹汁便流出來,用杯子接住一嘗,全是上等好酒哩!想喝多少杯,樹中便流出多少杯。又隨手拿起土塊、木片來下酒。說也怪,入口都成了鹿脯。
高道黃初平擅長“叱石成羊術”,能夠將“白石”轉化成肥碩甘美的“白羊”:
“黃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見其良謹,將至金華山石室之中,四十餘年,翛然不復念家。其兄初起,行索初平,歷年不得……初起聞之驚喜,即隨道士去求弟,果得相見,悲喜語畢,兄問初平曰:牧羊何在?答曰:近在山東。初起往視之,杳無所見,但有白石壘壘,複謂弟曰:山東無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自不見。兄與初平偕往尋之,初平言:叱叱羊起。於是白石皆起,成羊數萬頭。”
黃初平(又作黃初平),東晉金華丹溪人(今金華蘭溪),自幼家貧,八歲起每天趕著一群山羊去村前的草地上牧羊。十五歲那年的一天,他出去放羊,人與羊全沒了蹤影。他的哥哥黃初起(又作黃初起),到處尋訪,杳無音訊。四十多年後,初起在趕集時遇見一個道人,便詢問這位道人初平的下落,道人告訴他說:“金華山中有一牧羊兒,不知是否是初平。”初起忙求道人領他去金華山尋親,初起到了金華山,在洞中找到了容顏未改的初平。
兄弟相見,初起詢問初平,才知道他十五歲時在外出牧羊途中被一位仙翁帶至此石室中修煉,自此超凡脫俗,潛心修道,鑽研丹藥,四十年不食人間煙火,終於悟得修道玄機,所以早就不念家了。悲喜間,初起問及當年羊群的下落,初平說:“全在石洞外的山坡上哩。”哥哥去洞外一看,山坡上只有片片白石雜臥在草叢中,哪有什麼羊呀?初平笑道:“羊都在,您看不見。”初平便大叫“叱!叱!羊起!”,滿山白石應聲而起,都變成了羊。看得初起目瞪口呆,這才確信弟弟真的得道了。初起見道術如此神奇,便從弟學道,從此亦不食人間煙火,僅服食松籽茯苓。久而久之,兄弟倆均成仙,合稱為二黃君(或作二黃君)。
道教高士以某些法術還直接幫助人們獲得足夠的金錢。“化紙為金術”、“融雪為銀術”等屬於此類法術。《江淮異人錄》記載高道陳允升“化紙為金”和高道耿先生“融雪為銀”的事蹟:
“陳允升,饒州人也,人謂之陳百年。少而靜默,好道家,世弋獵,允升獨不食其肉,亦不與人交言。十歲,詣龍虎山入道,棲隱深邃,人鮮得見之者。家人或見之,則奔走不顧。……危嘗有姻禮,市黃金,郡中少,不足用,頗呵責其下。允升曰:‘無怒,吾能為之。’乃取厚紙,以藥塗之,投於火中,皆成金,因以足用。”
“耿先生者,江表將校耿謙之女也。……而明於道術,能拘制鬼魅,通于黃白之術,變怪之事,奇偉恍惚,莫知其何從得也。……始入宮,問以黃白之事,試之皆驗,……又嘗大雪,上戲之曰:‘先生能以雪為銀乎?’先生曰:‘亦可。’乃取雪實之,削為銀鋌狀,先生自投于熾炭中,灰埃坌起,徐以炭周覆之。過食頃,曰:“可矣。”乃持以出,赫燃洞赤,置之於地,及冷,爛然為鋌銀。”(參考文獻:程群,塗敏華.道教法術世界中的古代人生願景[J].中華文化論壇,2014(06):108-115.)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