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10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啟發佛性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8-16 00:34:0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啟發佛性

雲谷禪師,俗姓懷,明朝浙江嘉善人。他少年時便有修行的志向,於大雲寺出家,十九歲受具足戒,並修習天台小止觀法門。

當時法舟濟禪師閉關於杭州天寧寺,雲谷前往參學,法舟教示學道必以悟心為主及止觀要旨,讓他參「念佛是誰」的話頭,雲谷於是日夜參究。有一天,他忽然聽聞碗筷掉落地上的響聲,而猛然有悟,並蒙法舟印可,後來閱讀《宗鏡錄》而大悟萬法唯心的旨趣。

後來,雲谷隱居於金陵天界毗盧閣三年,又結庵於鎮江棲霞山千佛嶺。千佛嶺荒廢僻靜,時常有盜賊出沒,每當捉到盜賊,雲谷不但沒有苛責,反而饋贈飲食、衣物予賊人。由於雲谷的寬宏大量,不僅感化了盜賊,連聽聞者也都感佩萬分,久而久之,不論是名士達貴或升斗小民,都紛紛前來護持,並興建禪堂,千佛嶺因而成為江南一大叢林。雲谷每次開堂講座,必定先舉揚百丈清規,時人稱為「禪道中興之祖」。

雲谷平日常坐不臥,四十年來如一日,未嘗間斷。開示學人總以「唯心淨土」為修行法要。儒士袁了凡曾與雲谷相對靜坐三天三夜,後來奉行唯心淨土而道行益增,憨山大師也在雲谷處受益不淺。

釋初參曰:即使是盜賊,也有本然的佛性,只是暫未彰顯而已。雲谷對盜賊的慈悲包容,不但感化盜賊,也漸漸開啟他們本來具有的佛性。一般凡夫,或許難以做到「以德報怨」,但應學習雲谷「留點餘地給他人」的處世哲學,以同理心來包容,則所有的怨懟,自會消弭。

(星雲大師全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4 03:00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