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80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如何不退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8-16 00:41: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如何不退轉


學佛常聽到要「解行相應」,「解」就是要去了解,了解以後才會心開意解的去「行」。「行」就是要能證解,就是證明你所解的沒有錯謬,這叫「解行相應」。

學佛往往有很多的疑惑,例如:不曉得什麼是佛法?為什麼要學佛?學佛是要學覺悟,覺悟又是要覺什麼?為什麼要覺悟?這些都是要了解的。如果這些問題沒有搞清楚,沒有弄明白,在修行的道路上,會感覺相當的無力,久而久之就會退心。所以「解」在佛門裡面是相當重要的。了不了解?有沒有理解?有沒有心開意解?真心開意解才能夠去做。

如果對於佛法不了解,想要修行當然不知從何入手。你要去看「認識佛教」,要去了解佛門說的「解」並不是知識,不是學問,也不是學術,因為這些都不能幫助我們去「行」,反而只能增長邪見,卻不能夠讓我們在菩提道上有所增進。

所以要知道佛門講的「解」,不能把它當作是一種文字知解,而是要把心打開,把自己的我執我見放下,才能⋯⋯對佛菩薩在經典上所教誡的、祖師大德所開示的透徹了解。如果只是文字的解得,那就叫「知解」,或叫「文字學人」,學禪的人就叫「知解宗徒」。所以在聽經時,為什麼不讓大家抄筆記?因為抄筆記容易落在文字知解上,你所學的是文字,文字對學佛並沒有很大的幫助,它只是一把鑰匙,重點是你要能入門,如果錯把鑰匙當作是門,那就搞錯了。

《法華經》上講的:「無智者錯亂。迷惑不受教。」一旦執在文字上,就沒有辦法入門,沒入門就沒有辦法真正去「行」,沒有「行」就不能證明佛所說的這些經典義趣是完全正確的。所以,學佛還是要從根本上下手,能夠理解才把心中的疑惑放下,給解開來,心中的疑惑能解開,就能夠徹底的去做。

譬如說「吃素」,要想到為什麼要吃素?要去理解吃素的意義和好處,才能把對吃素的疑惑給轉過來。譬如說「布施」,要知道布施的意義是什麼?不是人云亦云,聽道場法師講,布施會有很大的功德,就也來做布施。可是自己貪功德的心並沒有布施掉,想要名利的心沒有布施掉。雖然布施出財物,內心反而執著功德相、名利相,那就不是布施波羅蜜。

凡夫修布施行,心裡有貪念反成罪行,有慢心那就造罪業,要是能真正把「我」放下,做到無我利他則這個布施就有福。對佛法不了解就要來聽經,如果以為這些經典都聽過,都已經知道,而不來聽經,就會錯失大利。

如果你真正想學,就會萬緣放下,再沒有空,你都會找出時間來,這叫做真正來學佛、來求法,那這一生一定會有成就,煩惱一定可以斷除,在佛法裡面絕對可以得到法喜充滿。所以全在於自己能不能發心,而不是我們有沒有空。

常常看到有些人,一勸請他來道場共修、聽經聞法,就說他有多忙根本沒有空,有多累。可是很奇怪,一搞起世間事就精神百倍,但是叫他念佛或聽經,不到三分鐘就睡著了。可是在家看電視,連續劇卻可以看一、兩個小時,這就是昏沉蓋重。昏沉蓋重就是心昏意亂,所以一接觸到清淨的法音,業障就會冒出來,顯現的相就是昏沉或是散亂。

所以說學佛初步在於理解,要是不解,或是錯解、或是誤解、或是只解得一半,那修學就會不得力。/悟顯法師

(慈覺賢部落格)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5 14:1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