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3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善巧之智
僧瑾法師,俗姓朱,南朝劉宋沛國人。他少年時就精通六書及老莊之學,後來到廣陵禮曇因出家,研究義理,廣閱經、律、論三藏,又到龍光道生座下參學,宋明帝時出任僧正。
明帝晚年昏庸暴虐,相當忌諱有人說出不祥的言語,譬如:死亡、凶禍、衰敗等語詞,一概在禁止之列。此外,也不准使用佛教的「涅槃」或「滅度」等外來譯語,凡是違犯此類禁令之人都慘遭殺戮。僧瑾身為統理全國僧侶之僧正一職,雖屢向明帝諫言「以慈治國」、「以愛護民」,但都不被採納。
當時汝南的周顒篤信佛法,是明帝最信任的大臣,與僧瑾一向交好。僧瑾向周顒說:「聖上一意孤行,傷及無辜,實非正理,也有損其福德。我雖多次婉勸,但並無效果。佛法雖佳,但對於不信之人,實毫無利益可言。目前大概只有因果報應說,或者能打動皇上的心,若有機會,您可說些因果報應之事,讓皇上知曉。」
數月後,明帝中風,雖然御醫針藥齊下,仍不見起色。眼見病勢日益沉重,明帝心急如焚,不時求神問卜。某天,為了排遣病中苦悶,常常召周顒和殷洪等人入宮,說些神鬼雜事。周顒每次面見聖上,總先說些因果報應的故事,再背誦《法句》和《賢愚》二經教誡之文句。明帝每回聽過周顒講的故事,總是心驚膽戰,附和著說:「因果報應,正該如此,哪能不畏懼!」後來,明帝對於違犯禁令的人,一概都予赦免死罪。
釋初參曰:僧瑾有識人之明,周顒有善巧之智,終於藉由因果報應的道理,而改變明帝殘暴的行為,可謂「無上方便善巧」。佛法既有無限的方便權巧,修行人應立志「法門無量誓願學」,才能度化不同根器的眾生。
(星雲大師全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