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19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不弘家邦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8-18 00:40:5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不弘家邦

僧敬尼師,俗姓李,南朝劉宋人,祖籍會稽(浙江紹興)。他的父母崇信佛法,樂善好施,常請僧人前來誦經說法,因此他自幼就聽出家人誦經,又喜好認字讀經,十二歲出家時,已熟記數百卷經文。平日寡欲克己,苦行自勵,對佛法日有體悟,清儉苦修的德範逐漸遠播。

劉宋文帝元嘉年間,魯郡人孔默將到廣州上任,僧敬自願隨同前往弘化,途中偶遇專程來宋朝的比丘尼鐵薩羅(斯里蘭卡)等人。鐵薩羅風節俊異,僧敬從其受戒,深悟無常的真理,發願有朝一日,將乘船渡海到西域,瞻仰聖人之跡。

僧敬在嶺南教化三十餘年,當地獷悍的民風在潛移默化下,無不篤信佛教;願捨宅為寺的,多達十三戶,眾人為僧敬在潮亭修建了一座寺院,取名為眾造寺。後來,劉宋明帝聽聞僧敬的德風,特別派使者遠道來迎,僧敬蒙皇帝敕召到京城,讓嶺南的信徒們極為不捨與懷念。

僧敬從嶺南回到京城建康後,住在崇聖寺,僧信四眾無不恭敬仰慕,即使改朝換代後,齊文惠帝及竟陵文宣王,也相當崇敬僧敬的節操德行,並供養護持,登門求道的人不絕於途。

齊武帝永明四年(四八六),僧敬圓寂,世壽八十四歲。

釋初參曰:僧敬雖為一介女流,卻有佛門大丈夫的志向,他在蠻夷之地弘化,一待就是三十年,以佛法感化人心,引導悍民趨於善美,十分不易!弘法度眾,應有僧敬胸懷十方的氣魄,不限於地域,即使上山下鄉,都是貢獻自己的專長、為教盡力的大好機會。古德說:「道不弘父母之邦。」學道不必在故鄉,弘法更不需在家邦,出家人為了傳播一顆道的種子,當席不暇暖地於弘法道上,不該沉溺於如浮雲的名聞利養,及害怕困難苟且偷安度日子!

(星雲大師全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4 02:5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