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3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不慕名利
竺僧朗法師,南北朝時京兆(陝西西安)人。他年少勤學,四處尋師問道,因此,學養豐富,氣度不凡。他曾問道於佛圖澄,並從他學習戒律,並與當代高僧道安、法和等人相交甚篤。後來回到關中,專心講經說法。
苻秦建元初年,為了躲避戰亂,他遷居到泰山,與隱士張忠往來甚密,同遊林中岩下,禪坐論道,逍遙自在。後來,張忠受苻堅的邀請,僧朗後來遷至泰山西北的崑崙山金輿谷,另外設立精舍。
僧朗擅長建築,所建精舍堅固實用,又獨占山勢之美,吸引百餘人聞風前來依止,門下弟子遂有百餘人,教團素以戒律嚴格著稱,並為當時北地佛教之中心。金輿谷本來多虎患,自從僧朗定居於此,猛虎消聲匿跡,因僧朗具有靈驗、神異之能力,人們皆譽之為神僧,附近居民索性也改稱此地為「朗公谷」。
僧朗品格清高,不追求外在的物品,日常生活十分簡樸,布衣粗食,不改其樂;課徒教導恩威並濟,督促訓誘,孜孜不倦。苻堅聽說僧朗的德行,想延請他入朝為官,他以「老病相侵」為由婉拒,堅持不當官。
後來,苻堅沙汰僧眾,特別下詔:「僧朗法師,戒德冰清,其依止學徒均風神秀雅,崑崙山嚴禁搜查騷擾。」金輿谷精舍才能免去災難。僧朗後來終老於山中,世壽八十五歲。
釋初參曰:古人說:「寡欲可以養德,沉潛可以忘物。」修行人無求世間的名聞利養,始能精勤辦道。僧朗的高風亮節,不僅受人景仰,讓猛獸匿跡,亦庇蔭一方道場得以免難。此光霽風範,不是孜孜於名利權勢者,所及萬一的。
(星雲大師全集)
|
|